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奔赴、心安、振興

——三代台胞的“登陸”故事

鄧倩倩  吳劍鋒  陳  旺  岳夕彤
2022年01月22日05: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21年1月,在上海台青迎新聯誼晚會現場,台青手舉福字與台中會場的親友們互道祝福。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兩岸開放交流30多年來,從尋根探親到經貿合作,乃至各行各業互融互通,一批批台胞相繼來到大陸,涓涓細流匯成了浩浩江河,書寫著屬於每一代人的“登陸”故事。

  兩岸潮生:看見一代人的“奔赴”

  上世紀90年代初,蔣佩琪第一次跟隨年過半百的父親蔣啟弼來到大陸,跋山涉水抵達福建連江縣貴安村,當時這裡一片灘涂。不曾想,這塊地會成為父女倆接力打造的千畝高爾夫球場。

  當年球場剛建起來的時候,這裡是周邊唯一一家企業,吸納當地居民就業,如今依然有100多名村民在球場工作。蔣佩琪也繼承了父親的遺願,繼續深耕鄉土。

  兩岸開放探親、經貿之初,一大批台胞奔赴大陸,他們既是尋根也是興業,掀起一股台商“登陸”的投資潮。

  大陸對台胞敞開了大門。“那時候台灣土地難求、人工難招,而祖國大陸招商引資力度很大,當時我就相信大陸一定會發展起來。”在大陸設立第一個台資紡織廠的陳建男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年,他為設廠奔波多地,最后是這片離台灣最近的土地留住了他。陳建男說,一晃30多年過去了,事實証明當時的選擇沒有錯。首批台商的成功經驗也讓更多台胞接踵而至。

  落地生根:得到一份“心安”

  “迄今的人生裡,22年在台灣,25年在大陸。”高嘉駿說,大陸見証了他成長中最重要的階段,從求學到就業,心安的是“我從不是外人”。

  22歲那年,原本打算去英國攻讀法律的他,因為一句話選擇到大陸學習中醫——“在大陸,是站在自己的土地上。”

  1996年,高嘉駿入學福建中醫學院。5年之后,高嘉駿順利畢業並考上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又過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博士畢業。

  當面臨就業選擇時,他發現,彼時台灣並不承認大陸高校學歷,而大陸很多單位還沒有聘用台胞的先例。兩難之際,大陸再度為台胞排憂解難。

  2009年5月,國務院通過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意見,鼓勵福建省在對台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試。高嘉駿成為第一個被大陸事業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聘用的台灣人。

  “我更加深刻地覺得自己就是祖國的孩子。”高嘉駿說,與其他同事一樣,他有公積金本子可以取錢,有社保卡可以看病。接著,他買了房、購了車,娶了曾經同校求學的台灣女孩。

  “有家,有事業,整個人就會沉浸在這個地方,慢慢享受著祖國富強給我們帶來的紅利。”高嘉駿說,他看好未來在大陸發展的潛力。

  兩岸融合發展方興未艾,大陸正逐步落實台胞同等待遇。第一本面向台胞的職業技能等級証書頒發、第一枚頒給台胞的五四青年獎章誕生……無數歷史瞬間記錄著台胞的欣喜時刻。

  同頻共振:赴一場“青村”之約

  “少年行萬裡,心中是故鄉。青年夢,振家鄉……”這是台灣青年寫給大陸鄉村的一首歌。近年來,大陸的鄉村振興吸引來了不少台灣青年。

  來自台灣的吳炳璋和賴淑珍就是為鄉村振興一拍即合的合伙人。在廈門集美城內村,他們聯手打造“今夜不打烊”“青青之約”等欄目,2021年4月發布第一條視頻以來,視頻內容包括鄉村美食、歷史、村歌以及風俗人情。

  “我們的初衷就是集合大陸與台灣青年的力量,用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讓每個村都能‘出道’。”吳炳璋說,這裡只是一個起點,未來還會把經驗帶給更多的鄉村。

  這些“80后”“90后”回歸鄉村,成了“新村民”,和阿嬤一起做閩南傳統小吃紅龜粿,和老鄉用閩南話攀談。文創IP、攝影展、古厝改造計劃……許多活動都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賴淑珍說,在大陸發展要學會讀懂政策帶來的機遇,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的打造,就是兩岸青年合作的大平台,也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新舞台。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累計引入100多支台灣建筑師和文創團隊、300多名台灣鄉建鄉創人才,覆蓋220多個村庄。各具特色的大陸新農村成為兩岸青年的“代表作”。

  幾十年來,台胞在大陸發展規劃中不斷找到發展方向,新媒體、直播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台胞“登陸”的故事“未完待續”。

  (新華社廈門電)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