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北5月30日電(記者尹曉宇、吳亞明)“兩岸閩南語歌曲未來發展研討會”30日在台北舉行,來自兩岸的閩南語詞曲作者、歌手、音樂制作人、唱片公司代表等共同探討閩南語歌曲發展問題。與會者普遍認為,閩南語歌曲發展的未來在大陸。
通過近幾年市場的培養,大陸演出市場十分契合閩南語歌曲的創作、傳播與發展,不論是民間節慶演出、專業演唱會還是閩南語歌曲音樂產業都處在創新轉型的關鍵期。台灣具有成熟的演藝運作體系,包含藝人經紀、包裝、培訓、營銷、唱片、版權等,還擁有大量優秀的作品和較為成熟的藝人。而大陸市場活躍、需求量大。音樂產業化趨勢逐漸形成、音樂版權逐步規范。通過兩地合作,吸引更多更好的歌手和作品進入,以泉州為樞紐,構建起產業發展通道,讓閩南語歌曲、閩南文化輻射更大的范圍。
全球有6000萬的閩南語受眾,這些都被認作是潛在的市場。但閩南語歌曲的困境也是顯而易見的。
語言的障礙使得閩南語歌曲的傳播帶有強烈的區域性,年輕受眾比例偏少,歌曲創作趨於保守,缺乏當代性和國際性元素。
但在閩南地區,特別是泉州地區,閩南語歌手的演出空間還是呈上升趨勢,主要表現在民俗節日和企業、家庭宴會,而這些都是未來市場的潛力。
面對聽眾的老齡化,年輕歌手也在進行創新。在剛結束的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冠軍得主黃泓彬的演唱歌曲《opera2》就是他根據俄羅斯“海豚音”王子維塔斯的歌曲改編而來。
曾經創作了《家后》的台灣藝人鄭進一寄希望於內地,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吳少雄建議,閩南語歌曲的表現形式和傳播平台都應多樣化,台灣閩南語歌曲制作人則看重資本市場的推動,期待更多的公司、財團投資閩南語歌曲。
泉州廣播電視台綜藝節目中心總監周斌透露,將舉辦全球閩南語歌曲頒獎大典,同時推出以普通話作為基本演唱語言但核心歌詞以閩南語演繹的“新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並同步制定以季播的綜藝節目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