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探訪台灣省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小學

赤腳的小提琴手(行走台灣)

本報記者 孫立極 王平
2015年01月29日08: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親愛小學的學生全神貫注地演奏。本報記者 孫立極攝

  赤著雙腳、身著紅黑相間的泰雅傳統服裝的孩子們,神情專注又庄嚴。自他們稚嫩的小手,提琴聲如一股清泉,緩緩地流淌在青山翠谷之間……

  這兩年,這群台灣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小學的孩子們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人們贊嘆他們沒有混凝土味道的琴聲,更驚異這群生活在深山部落的孩子如何與西洋樂器提琴結緣。這背后是一個溫馨又感人的故事。

  懂得木頭會唱歌的孩子

  “老師,我想學小提琴。”2008年的一天,六年級學生阿杰對正在拉小提琴的陳佩文說。

  陳佩文、王子建夫婦2006年到親愛小學執教。這所隻有五六十個學生的小學校,位於海拔超過900米的親愛部落,部落中泰雅人、賽德克人各半。和很多偏遠鄉村一樣,不少青壯年出外謀生活,留下老人和孩童,或者是外出碰壁重回部落的父母。在這樣氛圍下長大的小孩頑皮,常被父母打,彼此也常打架。

  陳佩文初到時有點不適應,“有的孩子拿鞋子丟我”。她喜歡小提琴,經常下山學琴。沒想到,這一天,不喜歡念書、愛打架的阿杰主動提出要學琴,陳佩文二話不說,自掏腰包買了4把琴,找來阿杰等4個孩子,從教五線譜開始,每天中午教他們練琴。

  “他們學得好快,是一群懂得用木頭唱歌的孩子。”陳佩文回憶,阿杰一拿起琴弓就能拉出好聽的聲音,四個月后就能演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而一般孩子至少要學兩年才有這樣的水平。

  讓音符帶來改變的力量

  孩子們展露的音樂才華,讓陳佩文驚喜。更讓她驚喜的是,音樂帶給孩子們的改變。“法國大文豪雨果說:‘文字、數字和音樂,是掌握人類智能的三把鑰匙。’我覺得,他們或許可以發揮原本的音樂天分,讓音符帶來改變的力量。”

  陳佩文教孩子學琴,最初王子建很不理解。他原本規劃到偏鄉教幾年書,便轉行IT業。小提琴打亂了他們的步伐,兩人一度吵到要離婚。冷戰一年后,王子建“選擇跳上她的船”。

  陳佩文成立提琴社團,孩子放學后6點到9點留校練琴。王子建就化身廚師兼司機,負責做晚飯,再把練完琴的孩子開車送回家。買不起琴,在陳佩文的建議下,王子建下山找老師學制琴。他向銀行貸款30萬元新台幣(以下均為新台幣),買下制琴工具、材料。自稱“英文爛到爆”的王子建,硬是啃讀了十幾本制琴的原版英文書。

  陳佩文說,“拉琴后,孩子們個性有變化。但四、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定性,很難再改變,我們就從一年級教起,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接觸小提琴。”而第一位要求學琴的阿杰,進入初中后不再學琴,開始打架、酗酒。一位這麼有音樂天分的孩子,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了,陳佩文非常心痛。“不可以再錯失一個孩子”,王子建夫婦給自己一個更艱難的挑戰——將音樂教育從小學延伸至初中、高中,甚至大學。

  老師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

  “這條路,真的走得很辛苦。”陳佩文說。3年前,他們將幾個孩子送進草屯初中的音樂班。沒有宿舍,王子建貸了650萬元,在草屯買了一棟樓房。為了接送孩子,他們又貸款250萬元買了一輛商務車。交通和住宿解決了,學費卻沒著落。一個初中音樂班學生一學期的學雜費就高達73400元。王子建一度愁到想去擺攤賣蛋糕。幸好一位台北愛心人士發動大家,3天內募到60萬元,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房貸、車貸、油錢以及孩子們要考上高中音樂班的補習費……50來個孩子,讓王子建夫婦每月11.5萬元的薪水全花光,仍常常告急。夫妻倆前后貸款1000多萬元,“現在車貸還完啦,房貸再還17年。”陳佩文笑說。

  然而,夫婦倆多年苦心沒有白費。他們的故事傳出后,獲得了不少愛心人士的援手。2013年,“親愛樂團”在南投縣嶄露頭角。2014年3月,他們更獲得台灣地區學生音樂大賽的冠軍。在王子建夫婦的培訓下,親愛村成立了制琴班。親愛村村長洪文全稱贊陳佩文和王子建“老師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份禮物不僅送給了孩子們,更送給了整個親愛部落。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9日 20 版)

(責編:劉潔妍、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