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島內離婚率高 七年之痒變五年

2016年06月05日09:14 | 來源:中國台灣網
小字號
原標題:島內離婚率高 七年之痒變五年

島內離婚率高 七年之痒變五年

  台灣近60年來結婚與離婚率變化。(圖片取自網絡)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隨著不婚人數的增加、女權主義高漲以及社會上愈趨復雜的男女關系等因素影響,傳統的7年之痒已經縮短,變成5年之痒。台當局“內政部”昨(4日)公布最新離婚統計數據,在所有離婚夫妻中以結婚未滿5年者佔最多數達33%,屬於離婚“高危險群”。

  離婚對數減少因為“不婚”當道

  據報道,2015年台灣全年離婚對數為5.3萬對,與2006年6.4萬對離婚相比,顯示過去10年來呈現坡段式下降,離婚對數逐步趨緩。而離婚對數減少原因是許多年輕人選擇“不婚”,而非夫妻關系更為和諧。

  根據台當局“內政部”統計,台灣從1950年之后,結婚率大致在8∼10%之間,1990年以后,結婚率大抵在5∼8%之間。離婚率方面統計,1950年以后離婚率幾乎是逐年、緩步上升,大致上在0.5∼2%,此狀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末,過去20年來,離婚率都在2∼3%。

  由於結婚率下降幅度明顯超過離婚率的降幅,因此,近年來的離婚對數較10年前為低,但離婚率並未較10年前下降。舉例來說,2016年5月的離婚率為2.5%,去年5月為2.2%,2006年則為2.8%。

  婚姻保鮮期變短 外配離婚率增高

  台當局“內政部”官員分析說,雖然自由戀愛風氣盛行,女權主義高漲,離婚率猜想應愈來愈高,但從近年流行晚婚來看,結婚是“高門坎”的喜事,對象選擇必須審慎評估,的確打破不少人對“離婚隻會愈來愈多”的刻板印象。

  結婚年數中位數方面,“內政部”表示,去年離婚者的結婚年數中位數為9.04年,即當年離婚對數中,有一半的結婚年數少於9年,較10年前增加快1年。

  離婚對數觀察與10年前相較,夫妻雙方均屬台灣人2015年較2005年減少17.7%,夫妻一方原為大陸港澳者,也減少近1成,但是夫妻一方為東南亞國籍者則增加了15.4%,這對於新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是一項考驗。

  2015年平均每天有146.4對夫妻離婚,結婚未滿5年者佔33%居冠,屬於離婚“高危險群”﹔結婚5至9年者佔20.8%次之。換言之,結婚未滿10年而離婚佔了近5成4,其后結婚年數增加,離婚比率遞減,亦即結婚愈久,愈不容易離婚。(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責編:王楠(實習)、肖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