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台湾频道

人民网独家对话著名导演陆川:电影比青年创业更残酷

2014年06月20日14:43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手机看新闻

著名青年导演陆川 覃博雅摄

人民网厦门6月20日电(覃博雅 黄丹妮)有人说他桀骜不驯,有人说他才华横溢。有人爱他的天才创作,有人也恨他的张扬狂放。就是在这样的矛盾的“印象”里,在厦门大学举行的海峡青年论坛上,记者见到了著名青年导演陆川,和多数文艺青年的装扮一样,黑框的眼镜,精致的西装。然而,在与陆川的对话里,他言语里的平静、真诚和谦逊,却颠覆了我先前的“认知”。

压抑的军校生活 “屌丝男”迷上电影

“我说我的电影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你信吗?”陆川反问道。原来,还是高中生的他就想到要拍电影,可周围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都说我‘发神经’。”陆川笑着说,“因为那个年代电影人并不是一个特别‘正经’的职业,当时女孩都喜欢打篮球的男孩。可我除了成绩好,不打球、戴眼镜,特别清瘦。就是一个普通‘屌丝’吧。”后来,家人发觉陆川的“不纯”动机后,直接将他送进了军校。

在大学扩招政策还未实行的1988年,17岁的陆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拥有“著名作家陆天明之子”、“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学生”等头衔的陆川,本可以在父母的光环下稳当的发展。但谈及这段大学时光,陆川提得更多的却是“压抑”。“进军校读书并不是我的意愿。”陆川回忆,“每天早上5:30起床跑操,然后各种训练和课程,我就这样度过了4年压抑的本科时光。”

但是,正是这压抑的4年时间里,让陆川真正爱上了电影。“当时的老师每天都给我们看国外的影片,比如《毕业生》、《飞跃疯人院》等,让我很触动。”陆川说,“也就是在那时,我感觉电影真的是值得去爱的。”

放弃万元月薪 只为追寻心中的电影梦

“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许是对当时陆川的最好形容。然而,本科毕业之后,学校却阴差阳错地将他的档案转到光大银行。“当时我就去找银行的人事部,对方说,你好好干,我们给你5000元的月薪,未来送你到英国学金融,学成后月薪一万多。”回忆起那段时光,陆川有些激动,“当时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电影是我的梦想,于是没敢和家人说,偷偷报考了电影学院。”

也因为这样,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两年时间里,陆川的档案一直没能转入学校。学生入学不交档案,这对任何高校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学校却为陆川破了例“当时的老师真的很惜才,我很感谢他们把我留下”陆川十分感慨,“后来是光大银行的人看到我这么执着,想要成全我的梦想,才将我的档案调入学校。”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坚定了拍电影的想法:“有梦想如果自己不坚持,别人也帮不了你。”

电影是周期性归零职业 它比青年创业更残酷

“每一个电影导演都会经历失败,比如票房不是很好,批评如潮而至。”陆川解释说,“因为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值和社会的接受度,往往是两张牌,所以面对这个也挺忐忑的。”也正是在这样起伏中,陆川感受到了电影人的不易。回忆低潮的时光里,陆川表示,当他看到身边的朋友的电影一部接一部的上映,奖项一个接一个摘取时,他也感到失落:“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着电话,我在想,会不会有人打给我呢?可长时间的沉默之后,电话铃始终没有响起。”

电影是份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可它最残酷之处,却是成功的不可延续性。“没有一个成功可以延续到下一步电影,比如这部电影做得很好,到下一部电影就要从头开始。而且媒体不会因为你以前拍过好电影,就原谅你下一次的不好。每一次都只能站着原点。”陆川表示,“这就是电影的残酷性,它和青年创业很像,但它是周期性归零,这方面则更为残酷。”

电影让我抓住青春的尾巴 新人让我看到当年的自己

回顾从影经历,陆川还记得第一次进剧组时,自己很年轻,周边的工作人员都比他大;第二次进剧组拍摄《可可西里》时,与工作人员的年龄不相上下;到了第三次进组拍摄《南京!南京!》时,突然发现,剧组里的人都比自己年轻了。而在与90后相处中,陆川感觉十分欣喜:“首先他们更没负担,因为这十年里,从电影形式上,我亲眼目睹了胶片电影到高科技电影制作的发展。从精神层面上,新一代的电影人更自由,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对他们而言,不再有高下之分。”

然而,在这份喜悦的背后,陆川又有些纠结:“年轻电影人身上有一种活力,让我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因为当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毫无顾忌的批判别人的作品。现在做电影久了,也就学“乖”了,不像以前那样不羁,但这也不好,因为失掉了革命性,失掉了批判精神。”对此,陆川表示,他特别喜欢和年轻电影人在一起,把剧本给他们看,让他们痛斥一番。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决定一年至少帮助一个年轻导演完成处女作的梦想。“因为我自己第一部电影《寻枪》就是姜文老师为我做监制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很感恩当年给我机会的老师们,所以现在我也希望能帮到年轻的导演。”陆川如是说。

作为一名导演兼编剧,陆川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哲学艺术,和一定的历史韵味。他说,他并不是一定坚持自己写剧本,只是在写剧本的过程中,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这很重要。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陆川始终用偏缓的语速向我们娓娓道来,即便谈到自己叛逆的择业之路,依然平静如水。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我问陆川:“面对这份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你会感觉累吗?”他笑着说,就像读书时有很多科目,你有最喜欢的科目,所以你上这些课时,不觉得疲倦。因为电影是我自己喜欢并选择的,所以我不觉得有多苦。

分享到:
(责编:覃博雅、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