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台湾频道

大陆石化专家谈高雄气爆事故:当地政府应变不力

2014年08月02日05:54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陆石化专家谈高雄气爆事故:当地政府应变不力

  灾害地区的瓦斯公司暂时没有天然气管线爆炸,并已关闭附近开关。爆炸已造成26人死亡,2人失踪,269人受伤,2.3万多户居民停气,1.2万多户断电。

  台湾高雄市前镇区7月31日晚间至8月1日凌晨发生可燃气体泄漏连环爆炸事故。多位大陆石化专家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的,相关企业维护不力、当地政府应变不力可能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为何这次丙烯爆炸如此巨大?

  截至8月1日下午6时,事故已造成26人遇难。整条街道被掀翻,现场满目疮痍,甚至有汽车被气浪弹到三层楼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丙烯爆炸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一名中石化专家(不愿具名)分析称: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物体,是最基础的化工原料之一,属于甲等危险品类,最大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比汽柴油还要危险。管道运输途中的丙烯是液化的,跟液化天然气是一样的,和汽柴油、天然气一样,丙烯挥发后遇到空气然后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爆炸。

  这次台湾高雄的事

  故原因还没有查清楚,但是必须区分一个概念,通常说的管道爆炸准确地说应是“管沟爆炸”,输油输气管道本身在现在的工艺情况下是不会爆炸的,只应该是输送管道出现了泄漏点,里边输送的物质流出或者挥发出来,与外界的空气混合,通常直接就泄漏到了同样埋藏于地底下的市政管道之中,这样就更容易使泄漏的油气等物体达到燃点或者爆点。

  对于这次爆炸的威力,美国雪佛龙公司中国区安全总监栾兴华表示:“汽车汽缸中的活塞都是通过气体推动的,你可以想象这力量有多大。”在密闭的空间里,可燃气体聚集到一定浓度再爆炸,气体瞬间急速膨胀的力量是惊人的。在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爆炸产生的气浪呈放射状扩散,这表明泄漏的丙烯聚集在地下管道中,并沿着管道扩散。

  2、丙烯的传输管道大概有什么要求?

  中石化专家表示:油气管道的铺设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标准,原则上要远离人群密集区。当然随着现在城市越来越大,石油、天然气的输送管道都很难绕开城区、居民区,这就要求与市政管道之间有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安全。但是这次台湾高雄出事的是丙烯管道,丙烯一般输送至专门的化工厂,按理来说不能也不用走主要城区的地下,可能的原因是先有了化工厂和管道,后盖了居民区。

  而输送管道泄漏点的产生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管道本身的老化产生的,这次台湾高雄的事故现在就有分析说好像是管道年久失修;二是第三方施工失误造成的,去年青岛燃爆事故就是由于市政施工失误造成泄漏,从而导致“管沟爆炸”。

  3、这次事故爆炸威力到底有多大?为何出现多点泄漏、爆炸?

  中石化专家认为:这个很难说,也很难量化。管道方面的爆炸有一个现象是,最大冲击波不会出现在第一个爆点,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以第一个爆点为起点,当燃爆物质在一定空间内并没有充分释放自己的压力,就会在几米或者几十米之后迅速形成第二个爆点来释放,如果在第一个爆点把一个物体炸飞的话,它会在第二个爆点把同样的东西炸飞更高。

  对于多点泄漏和爆炸我抱有怀疑,一般来说由于管线老化,同时形成出现的只会有一个泄漏点,到底是一点泄漏还是多点泄漏?最好还是等台湾高雄方面的调查。至于多点爆炸,这个我刚才说了,燃爆物体需要释放压力,如果空间不够它会形成多个爆点,这中间的时间很短很迅速,看上去就像是几个点同时爆炸的一样。

  4、管道为何泄漏?为何迟迟找不到泄漏点?

  7月31日夜间已有高雄市民发现事发现场附近水沟冒白烟,并伴有浓浓的瓦斯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表示,这是可燃气体泄漏的典型特征,征兆十分明显。上海卓创资讯公司化工行业分析师张圣林说,据初步信息判断,管道老旧造成的接缝泄漏,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蚀都可能造成泄漏。气爆点处于闹市,丙烯聚集在下水道内,遇到汽车、饭店或居民家中的明火后发生爆炸。

  中石化专家分析称:就大陆而言,管道沿线都会有泄漏报警器,一旦泄漏能够第一时间知道情况。具体到丙烯管道而言,会在沿线安装丙烯泄漏报警器,报警器探头选点应该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泄漏点并不是难事。当然现在事故不幸发生了,再去寻找泄漏点难度增加了,但是靠着可燃气体探测仪等先进的仪器,其实在短时间内找到也不会是很难的一件事。

  昨天,多位大陆石化专家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的,相关企业维护不力、当地政府应变不力可能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北京如何防范应对类似险情

  昨天,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原副局长李进,就台湾高雄气爆事故介绍了北京如何防范应对此类事故。

  京华时报:高雄丙烯管道怎么会和居民区这么近?事发后高雄应急处理方面有否操作不当?

  李进:高雄是一个工业化城市,有化工厂,化工厂分为上、中、下游,原油叫上游,提炼加工叫中游,制成化工制品叫做下游。丙烯肯定要和其他原料释成化工制品,所以属于中间环节,高雄这座城,为避免槽罐车输送就用管道输送,发生在高雄的这次事故产生于中游。

  从现场情况看,第一,没有禁止明火、封锁现场,拉闸断电;第二,事发区域应该关闭燃气、化工、电力等各种阀门,这样就可以减少气体扩散;第三,为防止伤亡产生,应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对外发布消息,尽早疏散事发地周边人员、车辆和群众;第四,消防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该采取管道内流水、稀释、泡沫覆盖、易燃剂、通风等措施,从而避免可燃气体遇高温爆炸。以上这些措施,也是我们北京消防部门在应对相应事件时采取的措施。

  京华时报:北京地下是否存在丙烯管道?如发生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置?

  李进:在化工区域都有,像现在的燕山、东方化工厂存在这种管区。如果在北京出现类似险情,北京都会有相应预案体系,预案也会有等级之分,主要取决于现场情况。届时,除消防外,会有市政、化工、电力等多部门都会启动。就像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与此次台湾高雄发生的事件相当类似,目前台湾方面已经启动城市紧急措施。

  京华时报:类似事件中,我们应该总结哪些经验教训?

  李进:第一,注意现代化城市进程中有工业化和燃气化问题。如化工厂等应远离城市核心区。比如北京,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天然气等被大量应用,要注意防范储气、输气、燃气等环节的危险性。

  第二,注意城市规划布局问题。无论是化工厂,还是燃气储气厂,在穿越城市商业区和居民区时,要有严格规定,要有规范标准,避免盲目穿越带来的危险。

  第三,城市管理问题。一个城市对高空、地面、地下的空间管理,地上空间包

  括高架线、飞行器等,地面管理是城市建筑物,地下空间的管网管线、河沟、涵洞等,这些都需要信息化、精细化、乃至资源共享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甚至北京,还没有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第四,防灾技术问题。比如像丙烯管网,化工厂或者输送部门应该有控制中心,它有表,有流量和压力,哪漏了都应该有报警。假如长管线,都应该有流量表,应该有计算,流量达不到肯定有漏点,都应在监控范围内。

  本版据京华时报记者祝剑禾周鑫新华社电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