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民黨高層最后的"全家福"原件價值驚人【3】--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揭秘國民黨高層最后的"全家福"原件價值驚人【3】

2012年11月12日14:17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上世紀40年代,南京大大小小的相館不下20家,其中以“光華”照相館最為有名。

  蔣介石為何鐘愛大元帥戎裝標准像

  周培良翻出一本畫冊,名字叫做《圖說總統府》,他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說,“這是我師傅拍的,1946年10月31日,蔣介石慶祝60大壽,在為他祝壽的畫冊上就刊登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合影,蔣介石身著大元帥戎裝,右手握拳,左手握佩劍,面容平和卻不掩威嚴﹔宋美齡身披綬帶,表情與蔣介石神似。

  記者就這張照片的來龍去脈請教了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的副館長劉曉寧,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並非1946年10月拍的,“1943年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突然去世,蔣介石在重慶接任主席,照片就是這時拍的。當時,抗日戰爭勝利在望,從照片上看得出來,蔣介石心情不錯。”

  既然照片不是在南京拍的,周培良為什麼說這是王貴遜的作品呢?原來,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和蔣宋的特殊關系,光華照相館也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到了重慶,照相館就開在上清寺,離孔祥熙等人的公館很近。師娘告訴過周培良,1945年8月底,毛澤東主席來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技術過硬的王貴遜也被喊去,用相機記錄下重要的歷史場景。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遷回南京,光華照相館也跟著回來了。1946年10月份,在蔣介石舉辦60大壽之前,光華照相館接到一筆大業務。蔣介石公開了他先前拍過的一張大元帥戎裝照,而且要求上色加洗。王貴遜曾經向女兒王明回憶起這一段事情,“照片本來是黑白的,洗的時候重新上了色,而且洗了很多張,都是拿卡車來運的。”

  蔣介石要這麼多照片干什麼呢?原來,這些照片運回去以后,都發到國民黨的部隊了。劉曉寧告訴記者:“抗戰勝利后的幾年內,蔣介石衰老得非常快,你看他在就職時拍攝的照片,明顯蒼老,因此,1943年拍攝的這張照片就成了他最中意的照片,他曾多次將這張照片贈送他人。”

  劉曉寧還告訴記者,不僅蔣介石就職主席的照片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1948年,他就職典禮的照片也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的。

  國民黨高層最后的“全家福”是如何出爐的

  “一點不錯,1948年,蔣介石就職典禮上的照片就是我師傅拍的。”周培良確認了劉曉寧的說法。

  1948年5月20日,蔣介石和李宗仁舉行了就職大典。就職典禮的前半段在國民大會堂舉行。之后,蔣介石和李宗仁夫婦,又乘“別克”專車,來到近在咫尺的“總統府”,繼續進行典禮的其他程序。

  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李宗仁郭德潔夫婦在官員、來賓的簇擁下,魚貫步入了“子超樓”,進入辦公室稍事休息,又在三樓會客室與賓客們寒暄。

  蔣介石當時心情極佳,與黨政軍要員們談笑風生,然后,才走下了“子超樓”。子超樓前,王貴遜和徒弟們早就架好相機在等了。?嚓幾聲,影像定格。只是,照片中的人大概不會想到,這張照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竟成了“絕照”。

  幾天后,照片印了出來,左下角清晰地寫著“光華照相館攝”,上面則由吳稚暉題寫了一行字。盡管此時正值國內戰爭的高峰,但國民黨黨政軍要員全部趕往南京出席盛會,由於隨后爆發“三大戰役”,1949年初蔣介石即宣布下野,因此這一張照片實際上是國民黨在大陸黨政軍要員最后一次合影,也是國民黨高層在南京的最后一張“全家福”。

  這張“全家福”上都有哪些人呢?

分享到:
(責任編輯:鄧志慧、劉潔妍)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