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國台辦發言人: 

服貿協議互利不等於對等 陸資入台是帶著鐐銬跳舞

2014年05月15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王平)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重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好協議,而且最大程度照顧了台灣中小企業服務業者。“互利雙贏不等於對等開放”,他強調說:“在大陸資本進入台灣方面,我們做了最大的克制”,即便將來大陸資金去台灣,也是“帶著鐐銬跳舞”。

  大陸資金不會排擠台灣企業

  有記者問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他有5個博士學位,卻不太能夠理解服貿協議的條文內容。因此台灣多數民眾反對的不是自由貿易,而是反對溝通不足。

  馬曉光說,我想真誠地通過各位記者告訴兩岸民眾,兩岸服貿協議從內容上看,確實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好協議,而且是一個最大程度地照顧了台灣中小企業服務業者的協議。因為在大陸推出的80多項措施中,更多的是對台灣中小企業有利的。

  他舉例,服貿開放了台灣的工程設計,開放了台灣的旅行社從事大陸境內旅游,在福建開放了台灣企業可以獨資從事電子商務活動,這些行業不可能都是大企業。更何況對印刷業、美容美發業來說,大陸市場的開放和提供的機遇,將可幫助他們擺脫島內激烈競爭的狀態。實際上,“大家知道的一些台資企業,像康師傅、旺旺,在當年來大陸投資之前也是不知名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發展壯大是充分利用了大陸市場提供的機會。”

  馬曉光說,互利雙贏不等於對等開放,“因為兩岸是兄弟,所以在大陸資本進入台灣方面,我們做了最大的克制。”他說,從2005年陸資開放入台以來,陸資在台灣投資區區10億美元,這顯然沒有給台灣的服務業和中小企業造成沖擊。大陸的餐飲業、廚具業已經落地台灣了,“你們聽說過他們給台灣的同行造成了哪些競爭困擾嗎?”將來服貿協議如果生效,大陸資金去台灣,坦率地說也是“戴著鐐銬跳舞”,不會對台灣的同行產生排擠效應。

  馬曉光說,既然台灣大多數民眾贊成兩岸經濟合作,既然大家認為對外開放、自由貿易也是台灣經濟發展必須要走的一條路,那麼大家就認認真真地潛下心來,好好看一看服貿協議內容,它的通過將是台灣中小企業的福音。

  海峽論壇將精簡活動項目

  在記者會上,馬曉光介紹了海峽論壇的籌備情況。本屆海峽論壇將在6月14日舉行,兩岸73家單位共同主辦,為期一周,主會場在廈門。目前籌備工作已經啟動。論壇將圍繞“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主題,著力強化“面向基層、面向民間、突出民生”,體現論壇的民間性、草根性和廣泛性。安排了大會活動、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貿交流四大板塊,共18項活動。

  馬曉光介紹,本次論壇將突出4個特點:一是品牌活動設計創新,將舉辦兩岸的特色廟會,“同名村、心連心”聯誼等民間交流活動,增進鄉情和親情。二是加強基層社團聯誼和青年群體的互動,新增加舉辦兩岸民生交流系列活動,推動兩岸社區、社工、社會、青年組織廣泛參與和互動合作。三是注重經貿合作實效,將舉辦兩岸共同家園論壇、海峽金融論壇,還有東山、金門、澎湖三島發展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四是節儉務實辦會,本次論壇將精簡活動項目,突出論壇實效。

  有記者提問,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事宜進展如何?馬曉光說,張志軍主任接受邀請訪問台灣,是雙方經過溝通協商已經確定下來的,這也是落實國台辦和陸委會建立的聯系溝通機制的重要步驟,來而不往非禮也,肯定是要去的。但是要選一個合適的時間,目前雙方還在就此進行溝通。

  反對“修法”夾帶“台獨”

  有記者提問,島內的“台聯黨”、民進黨有人在修改“公投法”的版本中,提出了所謂的“領土變更復決”和“主權讓渡復決”條款,大陸對此持什麼樣的態度?馬曉光說,我們堅決反對借所謂修法塞進某些條款,為“台獨”分裂活動打開方便之門。對“台獨”勢力一再玩弄這種伎倆,企圖破壞台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系發展,兩岸同胞要高度警惕。

  記者問及,台灣老牌歌手陳升日前聲稱反對服貿協議,並說他“已經把大陸市場封殺”,還認為陸客不需要再去台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馬曉光說,這種極端的言論不能代表台灣大多數民眾的想法,也不會為大多數大陸民眾所接受。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兩岸同胞相互往來和交流的權利。

  有記者提問,台鴻海集團擬在台灣建設4G的網站,設備想採購大陸廠商華為的產品,但是台灣相關主管部門認為採購華為產品可能有涉及妨礙機密問題而進行阻撓。請問發言人和國台辦的同事,是否使用台灣的手機產品,會不會考慮到涉及國家機密的擔憂?

  馬曉光說,不光是我的同事,在大陸的青年人當中有很多人使用HTC,而且很喜歡這款手機,因為大陸民眾把它當做中華民族的品牌來使用而驕傲。你提到這個問題,它既是兩岸企業之間的合作問題,當然要尊重企業的意願,也涉及到就像剛才講的,台灣當局對大陸的經貿政策和經貿管制問題。還是應該經濟的歸經濟,其他的歸其他。

聯系本文記者

王平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劉潔妍、常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