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到台東,回歸慢生活(行走台灣)

本報記者 孫立極

2014年11月06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稻田中的金城武樹。
  本報記者 孫立極攝

  海水明澈如玉,護堤石間,不經意地冒出幾隻朴拙的手制小羊……比西裡岸,阿美語是“養羊的地方”,位於台東縣成功鎮的阿美人社區。

  走進社區自辦的餐廳,天花板上舊塑料瓶制作的飛魚,樓梯間的舊漁網垂帘,無雕飾的原木桌椅,讓人情不自禁想落座——面朝大海,吹一吹略帶咸味的海風,做一刻世外神仙。

  台東,是台灣人口密度最低的縣市。到台東,不是光看風景名勝,更要享受慢生活, 山間健行、海邊漫步,更特別的是,騎著自行車,穿越稻田。

  池上鄉田地平坦,土壤適合種植稻米,很早就是著名稻米之鄉。夏天一片碧綠,秋季滿目金黃,騎行在蜿蜒的田間路上,清風拂面,天地開闊。

  “到台東來,2000塊(新台幣,相當400多人民幣)租獨門獨院。”一位住在台東的前輩在網上發出邀約。低房價也意味著工作機會少,年輕人發展空間少,這是慢生活普遍的困擾。

  “金城武樹”的走紅,讓人看到了希望。著名影星金城武在池上拍攝的商業廣告,讓池上稻田名聲大噪。片中他歇腳飲茶的茄冬樹,成為聞名一時的“金城武樹”。這株當年為拴牛而種的樹,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天的榮光。7月,它曾被台風連根拔起,池上鄉請來日本專家搶救了兩個多月,終於讓它脫離死亡線。有人粗估,“金城武樹”一年為地方帶來7億新台幣的觀光收益。池上鄉一年內民宿增加了一倍,自行車租賃店從2家增加到5家。

  “金城武樹”只是個案,慢活的台東人一直在努力。在都蘭糖廠一間廢棄的廠房裡,我們遇到了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原有的磚牆、木門,被他稍加點綴,變身為頗有特色的工作室,展示著一個個漂流木雕出的藝術品:勇士、婦女、大魚……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設計的許多家居用品,床、桌、椅造型古朴別致。

  希巨·蘇飛說,很多家具是他兒時在部落裡常見的。全球在變,部落也在變。但他相信,人們還是會想回到原來的生活,“坐在屋檐下,喝酒唱歌”,而不是這樣每天一刻不停地打拼,甚至沒時間坐下來思考。

  很多台東人,尤其是少數民族,都在發掘自己的特色,希望打出一片天。阿美部落、富豐社區發展協會專門成立工作室,推銷族人手編帽子、木制擺件。東河鄉隆昌部落的龍惠媚,將婆婆們組織起來,手工鉤織棉麻包。位於台東糖廠舊址的“卡塔工作室”,則集納了卑南刺繡、阿美月桃編織、達悟拼板舟等文創品出售。

  不過,這些文創品的制作者大多是老人家,如何讓追求時尚、喜歡熱鬧的年輕人,留在寧靜而慢活的台東?這的確是個問題。學習建筑與城鄉規劃的郭麗津正在尋找答案。在台北工作數年后,帶著她的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團隊來到台東。6個年輕人組成的團隊,除了一位老家在池上,其余人都是被吸引而來,“把自己種在喜歡的土地上。”

  在池上鄉生活了5年,郭麗津說,“我們要幫助當地居民對習以為常的東西產生文化自信。” 他們挖掘在地資源、在地人好手藝,幫助在地人發現故鄉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創造出洋溢慢活精神的鄉村社區。“發現農村的價值,這就是一條可以回來的路。”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06日 19 版)

聯系本文記者

孫立極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劉潔妍、常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