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以史為鑒 開創未來

——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側記

本報記者 吳儲岐
2015年10月26日04: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70周年紀念日。

  7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台北,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中山堂舉行,向全世界庄嚴宣告台灣及澎湖列島重歸中國版圖。那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重新回歸祖國懷抱。

  70年后的這一天,廣東廣州,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山大學聯合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的130余位專家學者及新聞出版界人士齊聚一堂,各抒己見。4個分會場、20場分組討論、85篇學術論文,線索明確,主題分明。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就“日本侵台與國人反抗”“日本殖民台灣史”“台灣光復與重建”“台灣光復的法律問題與歷史記憶”四大主題,80多位學者將發表演說。

  25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在書面致辭中指出,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對台灣人民進行奴役和掠奪的50年。在這50年裡,台灣人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日斗爭。這些斗爭得到了祖國大陸人民的有力聲援和支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台灣的光復,洗刷了甲午戰敗與割台的恥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兩岸關系也在向和平發展的大方向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展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的低谷走向上升的樞紐和轉折點,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起點。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所謂‘兩國論’、所謂‘一邊一國論’,都是‘台獨’謬論,是與歷史相違背的,是與中國人民的感情相違背的,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相違背的。台灣無論是歷史上,或者是法理上,都無可爭辯地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任何把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分離開來的想法,永遠都不會達到目的。”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在致辭時表示。

  在主題報告環節,與會學者暢所欲言,論述有理有據。

  抗戰勝利和台灣回歸祖國,是大陸與台灣同胞共同浴血奮戰的結果。“其中台灣民眾50年堅持不懈、犧牲奮斗反抗殖民統治,是台灣光復的重要政治基礎,而祖國意識更加是台灣的民心所向。”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小沖說。

  “中國恢復對台灣、澎湖列島行使主權,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國際法上產生法律效力的結果,並且通過日本投降書作出的承諾獲得落實,進而產生對日本的約束力。”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鄭海麟在談到《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時說。

  來自台灣世新大學的王曉波教授臨時更換了演講題目。針對台灣社會近年來炒作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皇民化”問題,王曉波認為,關鍵看台灣人是不是和日本人一樣享有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事實上,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實行民族差別待遇,根本就沒把台灣人當自己的國民看待。

  分組討論上,與會嘉賓發言、提問、點評,氣氛坦誠熱烈。

  “有關台灣的各類國際條約說明,台灣歸屬中國的法律地位,已如鐵案一樣不可更改。”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育民說。

  來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識的學者在這裡找到了“知己”。“我的文章和您剛才的發言異曲同工啊,以后還望多多交流……”短短15分鐘的茶歇也成了暢敘友情、學術交流的良機。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70周年之際,海內外學者聚集一堂,對既有成果進行學術總結,對若干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對未來研究方向發表意見,不僅將推進相關學術研究,也將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正如台盟中央副主席陳蔚文在開幕式上致辭所說,今天紀念台灣光復、研討抗戰歷史,是對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反抗,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這一共同歷史記憶的隆重紀念,是對70年前台灣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史實的重申與肯定,也是對企圖否認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台獨”分子的鄭重警告。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6日 11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