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冷 冷 冷——台灣選情“晒”不熱

本報記者  陳曉星  孫立極
2015年12月24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2月22日台北最高溫30℃,過了一個夏天裡的冬至。天氣坐上了過山車,由上周的入冬最低溫飛速上升,但選情依舊清冷。上周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到圓山飯店與國民黨高層餐敘時,有記者高聲問“冷不冷”,馬英九老實作答“冷”。記者們臉上都是神秘微笑,因為問的不是天氣是選情。

  投票日倒數隻剩20多天,參選人辯論會還沒開,街頭的選舉廣告牌、旗幟零零落落,各競選總部工作人員多於訪客,街上少有廣告車往來穿梭,餐廳裡也沒人談論選舉。問一位熟識的選民:“你准備投給誰?”他反問記者:“和×××選的是誰?我不喜歡他,他的對手是誰我就投給誰。”連候選人的名字都懶得問了,真是冷透了!

  票未投 心難定

  領導人選舉是最吸睛的選舉大戲,但2016年的領導人參選人支持度差距很大,雖然民調隻有參考作用,但幾個月來的民調均是大比分拉開,令台灣社會有一種選舉已經結束的氣氛。民調在前的支持者認為反正贏了,不差我這一票﹔民調落后的支持者也認為反正輸了,不差我這一票。選舉失去了懸念也就沒有了關注度。

  雖然選情並非“自然冷”,可以炒熱。作為主角的參選人,按常理喜歡大操大辦、大鑼大鼓、名聲在外,贏也贏得風光,輸也輸得體面。但台北一位同行說:“為什麼要炒熱?對領先者來說,炒太熱搞不好刺激中間選民和對手的支持者,做多錯多,反而壞事,選情冷對領先者不是壞事。”

  所以,任何“熱”的議題都拖冷,比如辯論,比如參選人“炒地皮”疑雲,都以“合法交易”、“下一題”冷冷帶過。沒有話題,如何不冷場?有社會團體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那麼多議題,食安、長照(老人長期照顧)、稅收、能源,至今不見候選人面對面討論,對於台灣經濟增長“保一”的困境,也還沒見到完整的對策。而那些模糊的願景、原則的表態,選民早聽夠了。《聯合報》發表短評指出,蔡英文的閃躲令人擔憂,最近她常用“下一題”來回避問題,但所有的“下一題”,若她當選,都會變成“這一題”。

  有政治評論員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當下民調落后的參選人當然希望選情熱,選民有熱情投票對國民黨是好事。他說,國民黨再不濟,基本盤也有四成,但現在民調顯示國民黨參選人的支持度隻有二至三成,所謂基本盤,就是意識形態不可能認同民進黨,如果對國民黨失望,干脆不投。但選舉以來國民黨一直被民進黨挑起的“軍宅案”壓著打,針對的就是國民黨的基本盤,國民黨沒拿出有效的應對招數。現在就看國民黨能否在沖刺階段激發基本盤的熱情,讓他們明年1月16日走出家門投票。

  投票人 搞不清

  30多年前,不滿意國民黨統治的凝聚成“黨外”勢力,10多年前,既不滿意國民黨也不滿意民進黨的要壯大“第三勢力”。因為台灣社會越來越厭煩兩黨輪流坐庄,台灣選舉委員會今年修改規則,降低“第三勢力”的參政門檻,明年的選舉,如果參選政黨的得票率超過3.5%,即能獲得每票50元(新台幣,下同)的補助,一直補助到屆滿,這對沒錢選舉的政黨很有吸引力﹔如果得票率達到5%,即獲得民意代表“不分區”名額,可簡單理解為“保送”名額,有了民意代表,政黨便算站穩了腳。

  明年1月16日的選票除了領導人、民意代表外,還有政黨票。補助款門檻的降低,令明年的選舉涌進18個政黨,不少政黨的名字選民都沒聽說過,更別提政見和立場,“難以想象拿著印有18個政黨號碼的選票,選民如何選,估計不少老花眼會蓋錯了章。”一位台北的選民說。

  讓屬於“第三勢力”的政黨參選是好事,但沒有提供他們亮相的平台,等同於盲選盲投。“這些政黨可以打廣告,推銷自己啊!”對於記者的問題,台灣朋友笑稱“何不食肉糜”,“你不知道‘大黨酒肉臭,小黨凍死骨’這句話嗎?選舉是要錢的,哪有錢打廣告?有些小黨的參選保証金20萬元都要靠募款。”

  本屆有民意代表的政黨包括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台聯黨”、無黨團結聯盟,參選下屆民意代表的政黨有宋楚瑜搭檔徐欣瑩任主席的民國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由大陸配偶組成的中國生產黨、聚焦醫療改革的“健保免費連線”、軍工教聯盟黨、從“反服貿”活動中產生的“時代力量”、樹黨等。台北一位阿姨很逗:“我在街上看到朋友侄子的大照片,嚇一跳,原來他參選了。”“哪個黨的?”“我怎麼知道?記不住。”有政治評論員認為台灣的民意代表選舉進入“戰國”時代,選民暈了,不喜歡台面上的“兩黨”,其他黨又不了解,哪還熱情得起來?聽說有南部的黨工告訴選民:“隻要看到綠色的就蓋章”,或者“隻要看到有齒輪就蓋下去。”

  夢落空 心已冷

  10多年前在台北,記者要去某個競選活動場地,出租車司機因不喜歡那個政黨而“拒載”,后又好言好語說服我去另一個場地,開出條件免費送我。哭笑不得之余,選民熱情可見一斑。而今年,從未聽司機先生談論過選舉,連廣播也聽的是小吃和閩南歌曲。

  選民為什麼冷淡?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1日在他的競選總部說:“都做過了8年,台灣的問題還是千瘡百孔,選情可以越炒越熱,但選民的心越炒越冷。”《聯合報》24日的社論用“厭倦”形容選民的心理:如果民主只是人民4年一次的“頭家嘉年華”,政治只是在“換人做做看”的走馬燈中輪回旋轉……那麼,便難怪民眾對民主感到厭倦。

  除了參選人口吐蓮花的願景一再落空,選舉過程中人性負能量的大曝光也讓人“心塞”。一些國民黨籍的老面孔,利用國民黨的資源站穩政壇,一轉身“獨立參選”,為了選票專打國民黨,招招打在要害,讓人相信了“背叛總是自己人”這句話﹔有名嘴談到國民黨可能請周美青、洪秀柱、高婉倩“三姝”催票時,居然用“山豬”這種污辱詞匯,在電視畫面上表演刻薄粗鄙真人秀﹔而振振有辭說瞎話、狡辯、造謠的談話天天被廣播電視播放,政治人物初一十五不一樣,隻盯選票,不在乎臉面。

  此次台灣選舉的口號是:未來在你手裡。一位台北的選民苦笑:“選票在我手裡,鈔票在他手裡。‘立委’一年薪水250萬元起跳,他們除了作秀,做什麼了?”

  一個冷字,折射選舉樣貌和百姓心態。

  (本報台北12月23日電) 

(責編:劉潔妍、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