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台湾宜兰“抢孤”—— 百年孤柱 血脉同根

本报记者  吴储岐  任成琦
2016年09月09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涂满牛油的孤柱,参赛者正奋力向上爬。
  本报记者 吴储岐摄

  “农历七月三十鬼门关”。相传这一天,被放出的孤魂野鬼在人间吃饱喝足后将再次被关入冥府。

  恰恰在这一天,台湾宜兰头城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已是子时,锣鼓喧天;摩肩接踵,万人空巷。一声开始令下,无数加油声起,12支队伍箭步向前,争分夺秒地爬着各自身前约13层楼高的柱子。

  “他们在‘抢孤’,这是一种民间习俗。”年轻的母亲回答年幼的孩子。

  “抢孤”由孤柱、孤棚、孤栈组成。孤柱有16根,每根都是笔直矗立的大杉木,中间12根涂满了牛油供竞赛队伍攀爬,外围未涂牛油的4根供“好兄弟”爬(注:“好兄弟”是台湾地区对孤魂野鬼的委婉说法)。可别小看了这12根孤柱,爬起来可真要命,牛油使得柱子表面摩擦近无、光滑无比,传统的攀爬方式肯定行不通。不过选手们也有土办法,先是在柱子表面洒满冥纸增大摩擦,接着用叠罗汉的方式堆起高人塔,地面上的队友们使出吃奶的劲儿把队友往上推。到达一定高度后,就是单兵作战了,负责攻顶的选手先用布条一层层刮去牛油,再把布条绑在柱子上,以此为支力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蠕动”。

  比赛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有的队伍很快就叠成高人塔,却欲速不达、重心顿失,在一片惊呼声中轰然倒下;也有选手身手矫健、体格惊人,眼看即将一步登天,却不敌牛油、大意失手。一个技艺高超的“倒翻棚”,选手手脚并用地爬上孤棚,这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孤棚之上还有数支挂满祭物的竹编孤栈。“主要挂有鱿鱼等干货,还有真空包装的腊肉、鸭赏等,方便让爬上孤栈的参赛者拔下丢给台下观众。”当地一位耆老说道。孤栈最顶端挂着顺风旗,第一个爬上孤栈的砍旗者为冠军。宜兰民众相信,抢得顺风旗者,可获得神鬼庇护,将顺风旗插在船桅上,出海时就会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水有源,树有根,有了人类,就有了民俗。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根。“抢孤”这一古老习俗也不例外,它根植于农历七月的“普度”民俗,又和源于中原地区的中元节以及盂兰盆会密切相关。“闽俗重抢孤”,明弘治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卷之三“岁时”如是记载。由此可见,“抢孤”民俗在福建源远流长。相传,“抢孤”很早便传入台湾地区,在清道光年间的一首《兰城中元》诗中已有描述。据宜兰县兰阳博物馆研究员林正芳介绍,早期大批闽南先民渡海到台湾,也带来了家乡的风俗民情,其中“抢孤”就是由最早开垦宜兰的吴沙公所传入,意在普度孤魂、消灾解厄。“头城抢孤”跟福建漳州龙海大社村的抢孤民俗一脉相承,不仅仪式内容基本相同,就连搭建孤棚时的诸多禁忌都一样,比如上下主坛的人员必须吃素斋戒,戴孝者和坐月子的妇女不得接近等。

  有的活动热闹过后,人去场散,如同船过水无痕。但有的活动即使结束了,也会让亲历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群体的记忆。神奇的“抢孤”习俗流传至今意义重大。其一,为追念先祖开拓家乡艰辛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祭拜超度那些因战争、瘟疫、天灾人祸而丧生的亡灵;其二,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竞技健身活动,考验参赛者的技能、智慧、胆量、意志和耐力;其三,它是活跃乡村民众文化娱乐生活、传承优秀民俗节庆的观光活动。

  闽南抢孤习俗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朱银枝就来自龙海大社村,多次往返闽台参加“抢孤”交流活动的他说,“抢孤”是两岸共有的民俗。近年来两岸频繁以“抢孤”为平台促进交流,既能增进两岸宗亲之间的友好往来和血脉情谊,实现“两岸一家亲”,又能传承先民们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最好佐证。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