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感念两岸土  深情寄歌声——新北追思会上忆庄奴

本报记者 张 盼 吴储岐
2016年10月31日08: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庄奴之子黄浩然(左一)、学生高原(左三)等人以歌声怀念庄奴。
  本报记者 张 盼摄

  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今生。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的台湾词作家庄奴,在其九十五载的人生中,60多年笔耕不辍,共留下3000余首歌词,其中不少是脍炙人口的情歌。《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等风靡两岸的邓丽君歌曲,多数便出自他的手笔,《冬天里的一把火》、《走过咖啡屋》等作品也是传唱不绝。

  庄奴1921年生于北京,抗战爆发后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曾历经烽火战乱命悬一线,后于1949年辗转来台,与大陆亲人40年不得相见,刻骨乡情化作笔端沉吟。今年10月11日,庄奴的人生画下休止符。10月29日,全球首场追思音乐会在台湾新北市举行。

  写首好歌快乐无穷

  在由台湾慈济基金会举办的追思会上,庄奴的妻子邹麟、儿子黄浩然、学生高原和邱琳、台湾知名导演李行等嘉宾,与现场2000余名歌迷以歌声串联回忆。

  “一事无成,两袖清风,写首好歌,快乐无穷。”黄浩然在现场道出父亲的心声。台湾男歌手高原是庄奴的大弟子,陪伴其走过三十载,名为师生,情同父子。

  “老师真的特别照顾学生。”高原说,上节目、搞活动、参加歌唱比赛,庄奴都一路陪着。被庄奴认作“小邓丽君”的重庆学生邱琳对记者说,2005年纪念邓丽君的全国巡演开始,几十个城市上百场演出,庄奴不顾高龄,大部分时间都作为嘉宾为学生站台。

  高原向记者回忆往事,前年在重庆,庄奴对他说“老师对不起你,成也庄奴,败也庄奴,都是老师害了你。”“其实他早期写了那么多非常流行的歌曲,也可以写一个很主流给我,他说他偏不给我。”高原说:“老师的歌以前大多是写给唱片公司或给艺人量身打造,他其实有个理想,写歌表达自己对故乡和家人的爱,就做了一系列大地情怀的歌曲由我演唱。”

  用歌词传递思乡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相拥亲人洒热泪。左邻右舍争相问,几时定居几时归。”歌曲《还乡》的音乐录影带中,须发尽白的庄奴伸手拭泪。

  1942年,从北平中华新闻学院毕业的庄奴投考空军,掉头一去风吹黑发。南渡黄河,有感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以雄浑壮阔的“黄河”之名自称,身份证上的姓名也由本名王景羲调整为此并终身维持,这也是其子黄姓的由来。

  1945年抗战胜利,庄奴回京探母,没曾料想,这一面竟成为永诀。内战时再度离家,1949年飘摇渡海,直至1990年,庄奴重回故土,已是雪满白头。飞机即将降落首都国际机场,庄奴始终不敢望向窗外暌违已久的山河,眼泪簌簌而落,称自己“近乡情怯”。

  世事沧桑,旧迹难寻,胡同里的家,庄奴已经找不到了。千言万语无从谈起,庄奴首先问妹妹:妈妈在哪里?得知自己去台湾之后没几年,妈妈便已离世,他泪如雨下。庄奴由此感到责任在肩,要用歌词传递海峡两岸老兵思乡之苦、游子对故乡之爱。

  临终不忘两岸土

  有感于宋代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中“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的诗句,他将“庄奴”用作笔名并解释道,“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轻歌曼咏从此渐趋深沉,多有家国之叹。

  此后庄奴频繁往返于两岸间,并参与多项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文艺活动。在此期间他与重庆女子邹麟相识,逐渐从挚爱的原配陈孟华离世的阴影中走出,并长住于重庆,将其视作“第二故乡”。

  “今年年初我在台北最后一次见到老师,他握着我的手说,老师现在身体不行了。哪天老师不在的时候,你要记得回到我大陆的家。台北的家前面有个小花园,去帮我挖一块土,还有我最爱的那棵老树,去帮我拿几片叶子,记得帮我带回重庆。”高原向记者说起这段,几度哽咽。

  高原依照老师的嘱托,在10月15日公祭时将两岸的泥土合拢一处。“老师临终不忘两岸的土,也希望我和邱琳达成他的心愿,做两岸情歌对唱的搭档。我们一定争取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

  (本报台北10月29日电)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