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5年才11個億  開放“牛步化” 

陸資入台“戴著鐐銬跳舞”

本報記者  李煒娜  孫立極

2014年11月25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近日,台當局公布數據顯示,自2009年6月30日開放大陸企業在台投資以來,台灣累計核准陸資項目595個,核准投(增)資金額計約11.81億美元。5年多時間總共才11億多美元的投資金額,陸資入台“牛步化”,跟業者期待的“活水效應”相去甚遠。

  牛步到底有多慢?有數字可以對比參照。一是2013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金額是1078億美元﹔二是2013年台灣對大陸投資件數為440件,投(增)資為86.8億美元。而自1991年台灣正式開放台商投資大陸以來,已有上千億美元台資登陸,這還不包括大量轉經第三地的台商投資。無論是縱向比較還是橫向比較,5年11億多美元,陸資入台的步子顯然都太小太慢了。

  把“財神”拒之門外

  陸資入台,原本就是個漫長的故事。

  李登輝、陳水扁當政時期,對兩岸經貿設下種種障礙和關卡,開放陸資入島在當時是天方夜譚。直到國民黨恢復執政,兩岸關系發生重大良性改變,陸資登台才在2009年成為可能。

  開放陸資入台之初,台當局稱,這將有助於充裕台灣產業資金、活絡台灣金融市場、擴大兩岸產業合作的領域、開拓國際市場……然而,5年過去了,在種種限制下,“戴著鐐銬跳舞”的陸資即使雄心勃勃,面對赴台不是擔憂卻步就是難以堅持。

  台經濟部門今年1月曾指出,開放新創資本,將不會特別對陸資設限。當時有台媒認為,這番話透露了當局對陸資積極鬆綁的訊息,並預期今年將開啟陸資投資新局面。但上個月底,台當局修訂“陸資來台投資許可辦法”部分條文,對陸資入島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這是服貿爭議發生之后台當局再次緊縮政策。

  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公布的各國和地區貿易障礙報告指出,台灣對陸資限制特別多,採取比WTO還嚴格的規范條件。譬如,台灣對外資開放航空、貨運承攬等,卻禁止陸資涉足﹔允許外資投資港埠,但對陸資則設有持股不得過半的限制。

  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受服貿協議“卡關”影響,大型陸資對赴台投資呈觀望態度,是今年以來陸資來台投資額大幅縮水的重要原因。島內近年經濟復升緩慢,正需要島外資金投資以刺激島內經濟,而台當局對陸資採取更嚴格的限制政策顯然是把“財神”拒之門外。

  入台要闖“三道關”

  陸資活水引不來,台當局也表示,陸資入台不如預期。原因呢?不是陸資沒有熱情,實在是登台太難。“卡、限、緩”被台灣媒體稱作陸資入台要闖的三道關。

  2009年,中國移動與台灣遠傳電信達成了股份認購協議,中國移動擬認購遠傳電信12%的股份,而協議生效的先決條件是獲得台灣當局的批准。等待4年,這項交易始終也未能通過審批,合作隻能不了了之。

  陸資入台限制多。經過三輪開放,目前島內仍有3.3%的制造業、49%的服務業和48.8%的公共建設項目禁止陸企投資。制造業雖然開放了近97%,但是在陸資有興趣的諸多項目上,像是半導體、液晶面板等卻都有高度限制。許多開放項目,台當局還設定陸資持股比例須低於50%、對公司不得具有掌控能力等苛刻限制。

  不僅如此,台當局對陸資企業駐台人員數量也控制嚴格,投資額20萬美元以上企業,允許2人申請一次多次往返簽証,在台設立辦事處的最多給予2人駐台指標,不少赴台投資企業抱怨,“隻准錢來,不准人來”的規定實在苛刻,影響企業經營。

  公共建設方面,台灣2012年統計顯示已經出現2000億元新台幣的缺口,雖然公共建設開放了52%,可是不少企業發現,真正到了申請階段,“敏感領域”有威脅“台灣安全”的可能性就成了被卡住的理由。“就算入台了,也會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扣上了不安全的帽子,要打道回府。政治思維捆綁經濟,管制思維凌駕商業自由,無疑也將進一步降低陸資赴台的意願。”陸資業者如是說。

  讓陸資壯大台灣市場

  服貿被卡,第四波陸資鬆綁也遙遙無期。今年以來,國際金融機構頻發警示,表示台灣釋放出的是“缺乏開放意願、尚未做好經濟自由化的准備”。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近日也表示,反對黨不斷杯葛,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無法審查,台灣處於競爭劣勢,自己耽誤自己的黃金機會。

  長期以來,陸資在台被貼上“危害國安”、會“木馬屠城”、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和大量失業的標簽。“我們剛進來的時候,也有一些同業擔心,畢竟從經濟規模上來說,我們的確是巨無霸。可是分行設立一年來,跟產學經各界的互動中,島內同業的疑慮在慢慢消除。”中國建設銀行台北分行行長李國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拿島內普遍期待的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來說,台灣離岸人民幣存款已逾3000億元,成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資金池,可是台灣要建人民幣離岸市場,陸資銀行不能缺席,因為陸資銀行在人民幣回流上的優勢不能替代。“陸資跟台資可以一起成長,共同壯大台灣市場。這已經成為很多業者的共識。”

  5年來,台當局在藍綠撕裂的政治生態中,對陸資的態度是檢討得多、實際動作小。不過,正如馬英九的感嘆——“陸資入台很慘談,必須改正”。陸資入台牛步化,傷害到的不僅是陸資的意願和信心,最終影響到的還是台灣經濟的成長以及台灣民眾落入口袋的薪水。

  (本報台北11月23日電) 

分享到:
(責編:劉潔妍、常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