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的冯英祥在美国的生活跟一般家庭并无二致,“我也遇到与一般家庭同样的问题和压力。譬如,我希望我的子女都受到很好的教育。”不仅如此,冯英祥还在积极维持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一年至少要聚会一两次,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感情不去经营,终将被时间冲淡。
有一次在飞机上,宋曹琍璇隔壁的男士看见她的英文名ShirleySoong,便询问她是否来自神秘的SoongFamily(宋家)。你认为呢?宋曹琍璇反问。你很年轻,SoongFamily的人应该很老了,对方回答。如果你这样想,也是对的,宋曹琍璇相当乐意顺水推舟。
也常有人询问宋仲虎是否来自畅销书《SoongDynasty》(《宋家王朝》)中的“SoongFamily”,“Whatdoyouthink?(你怎么想)”美国出生的宋仲虎耸耸肩,一笑而过。
按照家族传统信奉基督教的宋曹琍璇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肯定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缘于内心,自己内心觉得幸福、平安最为重要,她从未有过让孩子们从政的意愿,因为成为政治人物需要非常“铁腕”,甚至要达到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境界”。而在宋曹琍璇的解读中,钱财、权力、地位都不重要,自觉坦然、自觉满足,已是最美好的人生。“我常常跟孩子们讲,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虚荣,告诉你们家庭背景不是说你们比别人强,你做了什么呢?你心里要记得,你是从这个家族出来的,做事不要丢家族的脸。”
坦然面对家族历史
“对于历史研究学者们,我的心态非常坦然。我们蒋、孔、宋的家属公开历史资料是希望希望大家能用公正诚恳态度对待历史。”宋曹琍璇告诉《新民周刊》。
两年前,冯英祥的父亲冯彦达过世,如今,母亲宋琼颐在纽约,住在儿子隔壁一栋房子里。宋子文先生过世后,曾有很多西方学术机构都希望能获得他的私人档案,宋琼颐最后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以下简称“胡佛”)。“母亲的健康状况非常好,她很高兴能够看到宋子文先生过去的事迹能够被学界重新研究和评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宋家就将宋子文档案捐给胡佛,最后的一部分宋档要等到宋美龄过世后才能开箱,这是宋曹琍璇第一次接受委托、以家属代表身份担任筛选宋档的工作,以胡佛访问学者的身份,宋曹琍璇第一次到胡佛上班时,胡佛档案室主任给了她一个说明,告诉她对所有档案都不应拿掉某一段,但可以保留privacy(隐私)。
她花了3个多月时间将剩余的宋档过了一遍,“宋档多为公文或电报来往,是历史详尽记录,我明白抽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将不完整,都会影响史学家研究。我做这个工作开始是有受人所托的责任感;第二阶段我就入迷了,开始激动起来;到了第三阶段时,我开始感觉这是一个还原历史的工作,比如宋子文档案出来后,很多人对中国近代史有不同看法,蒋公的日记出来后成为更明确的解密工具。”
以蒋、孔、宋三个家族的代表身份负责筛选重要历史档案的宋曹琍璇,戏言自己是“长期义工”,承担如此重任的理由简单到让人诧异从宋美龄往下的宋家第三代都在美国出生,语言成为了极大的障碍。以孔祥熙唯一的孙子孔德基为例,出生在美国的孔德基丝毫不懂中文,目前孔祥熙共有100箱的资料刚抵胡佛,加上之前的宋子文档案和两蒋日记,宋曹琍璇任务不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