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打算牺牲蒋经国"传位"给他人?【2】--台湾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台湾频道

蒋介石曾打算牺牲蒋经国"传位"给他人?【2】

2013年02月27日09:3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与老蒋争持

  1958 年6 月30 日, 蒋介石提名“副总统”陈诚兼任“行政院长”。然而,陈诚与蒋介石在“内阁”人选上发生了激烈冲突。首先在“教育部长”人选上,蒋介石主张由上一届“教育部长”张其昀继续担任,但陈诚却坚决反对。陈诚认为“教育部长”必须德高望重,希望由曾任北大校长的梅贻琦出任。对此,蒋介石非常生气。他在日记中说:辞修政治上的缺点,就是他不察邪正,好听小人细言,对人不注重其基本政策与品性学术,而在其行政业务上以定取舍,此其所以不大也。

  次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记载道:

  与经儿谈晓峰(张其昀——笔者注)事。晚约晓峰来谈,其调职问题,余虽知其受北大派攻击而遭辞修之无情打击,亦明知此为胡适等反党分子对党的重大胜利。孰知行政院长改组未露消息以前,此事早为胡适所悉,并以此预对晓峰示威,望其早自预备下台,此实为余所万不料及者。可知,辞修不仅不分敌我,已失党性,而其不守机密至此,殊为可叹。

  上述日记表明,蒋介石最初对陈诚在“教育部长”人选问题上的不满,还不算很严重,只认为陈诚“不察邪正,好听小人细言”。然而,到了第二天,他从蒋经国和张其昀处得知在“行政院”改组之前,陈诚已将消息透露给“胡适等反党分子”后,其对陈诚已是极为不满,并上升到政治高度,认为陈“不分敌我,已失党性”。 步入晚年的蒋介石,往往比较情绪化。一旦对某人产生了不良感观,不仅很难改变看法,而且会愈演愈烈。果然,事情并没有结束。蒋介石在7月10日的日记中再次写道:

  近日行政院改组中所发现心理上之影响:甲、辞修说话不实而取巧,令人怀疑,对其有不诚之感,此为一最大之损失,殊为辞修前途忧也。如何使之能大公无私,担负大任。乙、黄少谷只想做官,把持政务,而不顾大体。丙、张晓峰之书生态度,恩怨得失之心太重,亦令人对学者难处之感,但此实辞修不诚有以致之。时隔一日,蒋介石对陈诚的偏见再次升级。从此则日记来看,蒋介石似乎之前对陈诚抱有极大期望,大有来日将政权交给陈诚之打算。然而,此事使蒋介石对陈诚“前途表示担忧”,对其将来能否“担负大任”表示怀疑。更糟的是,对于蒋介石的态度,陈诚似乎没有丝毫察觉,他甚至在“行政院副院长”的人选上继续与蒋介石对着干。早在7月7 日,蒋介石就指示前来汇报“行政院”各部会人选的陈诚,“关于副院长与外交人选,以王云五与黄少谷调任之”。但陈诚并不想让王云五做副手,而是想让黄少谷出任副院长。为此,蒋介石更是生气万分。7 月10 日,他要张群转告陈诚,要他“速定副院长王云五继任”。 然而,不知是陈诚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还是陈诚认为蒋介石对他信任不二。迟至7 月13 日,陈诚仍然没有决定提名王云五出任副院长,而是再次找到蒋介石,希望由黄少谷出任。对此,蒋介石在日记中说:

  十时,辞修来见,谈行政院人事。彼对王云五任副院长事并未有新行动,反来征求我意见。其意在黄少谷,但要我决定,而陈雪屏仍任秘书长。余认为,其对余不应如此诈伪不诚也,殊出我意外。三十年来苦心培植,不惜他人怨恨与牺牲一切情感而扶植至今。其结果如此,伤心极矣。此为余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痛心之一次也。

  此则日记表明,蒋介石对陈诚在“行政院”人选上的“固执”表示了极大愤怒,认为陈诚欺骗他,有负其栽培,是他“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痛心之一次也”。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这里特意提到,为了扶植陈诚,他甚至不惜牺牲一切情感。也就是说,之前蒋介石的确是有意将权力交给陈诚,而不是蒋经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尹深(实习)、邓志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