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任成琦、楊鷗)由全國台聯主辦的許壽裳先生追思會暨學術報告會18日在北京台灣會館舉行,許壽裳的親屬、兩岸學者及各界人士共同追思這位與台灣淵源頗深的作家和教育家。
2013年是許壽裳遇害65周年,也是其誕辰130周年。許壽裳1946年應邀赴台灣主持台灣省編譯館,不久轉往台灣大學任教。1948年2月18日,於台大宿舍被害身亡。
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在報告會上指出,許壽裳和魯迅作為當時的讀音統一會會員,一起確立了注音符號的使用原則,奠定了“國語運動”的規矩,很多台灣同胞正是由此學習和掌握了國語。許壽裳還編寫了《怎樣學習國語和國文》,並在國語運動中推動從“台語復原”到“學習國語”,為台灣光復初期的“國語運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林智敏在追思會上說,許壽裳一生為國家民族、為兩岸同胞不懈奮斗,他的事跡、學識和風范,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緬懷與銘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追思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台辦、中國作協等相關部門及在京台胞、兩岸及海內外學者60余人參加了追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