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者:從人類學角度推測 李登輝非日本人私生子--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台海觀察>>島內輿論

台學者:從人類學角度推測 李登輝非日本人私生子

2013年04月10日13: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就讀日本帝國大學時期的李登輝。 

   台灣監察機構日前在一份公開的報告中記錄了李登輝“應該是日本人的私生子”等語句,成為台灣官方文件中談論李登輝身世的首例,引發關注。

  台灣《旺報》10日刊登台灣大學醫院醫師、教授陳耀昌的文章說,由於鼻咽癌是中國古代百越族的“密碼”, 從“疾病人類學”角度看,由李登輝的兒子李憲文罹患鼻咽癌的事實可推測李登輝的生父應該不是日本人。

  文章摘編如下:

  報載,“監察院”的一份調查報告引起“李登輝的生父是否為日本人”的爭議。其實我早在2006年5月《財訊》專欄“鼻咽癌密碼”一文內,就已相當肯定表示:由“疾病人類學”的論証,李登輝的兒子李憲文罹患鼻咽癌的事實看來,李登輝的生父應該不是日本人。

  “疾病人類學”的基礎是:特殊族群會罹患特殊疾病,或帶有致病基因,因此由各人罹患的疾病可以推測其血緣。鼻咽癌就是這種特殊族群才會罹患的疾病。鼻咽癌可說是台灣與大陸東南沿海的特產癌症之一。但鼻咽癌很少見於歐美白人、非洲黑人,即使在亞洲,印度人、阿拉伯人甚至日本人、韓國人,也都很少見。

  中國大陸的鼻咽癌分布地區,主要是東南沿海。基本上長江以北,鼻咽癌少之又少。最主要是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其實可以再延伸到越南北部。這個“特殊族群”的分布,與春秋戰國時代“百越”的地域“交址到會稽七八千裡”正好重迭。

  這些“百越”之地,在秦滅六國之前,是獨立的,屬於“越”族,不屬於漢人地域,而“百”言其多。秦始皇死前五年,公元前214年,大將趙陀等越過南嶺,平定嶺南的越族,於是漢族勢力進入“南越”。漢朝以后,浙江的“甌越”、福建的“閩越”,也相繼為漢人征服。於是百越漸被漢化,連名稱都不見了。

  2300年來,百越族雖然被漢化而消失了,從風俗、相貌、姓氏都看不出來了,但卻留下了一種全世界其它民族極少有的疾病,那就是鼻咽癌。鼻咽癌在中國的分布,正是“交址到會稽”之沿海,與當年百越之地完全相符合。

  鼻咽癌北起太湖流域一帶,當年的甌越,今之浙江,每10萬人口每年有5人罹病﹔當年的閩越(福建),是14人﹔當年的南越(廣東),則約有30人﹔今之廣西,即百越與壯族交雜區,也有不少發病人口。所以我認為鼻咽癌是百越民族的密碼。

  大陸之外的鼻咽癌好發之地,表示是百越族后裔移居海外之地。這個地域的人移民到台灣,移民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其后代仍為鼻咽癌好發族群﹔移民到美國的第二代華裔,也比當地白人多7倍。

  台灣的鼻咽癌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7至8人,比福建少,比浙江高。台灣的河洛族主要是福建來的,客家族大約是廣東來的,鼻咽癌的發生率又反映了這個事實─台灣的客家人,其發生率比河洛人稍高。台灣人的鼻咽癌現象,顯示了台灣人的“唐山公”,除了漢族血統還帶有濃厚的百越血緣。

  因此,我早在當年的《財訊》上就這樣寫:“近幾年來一直有傳言說李登輝的生父不是李金龍,因為體型不像,而可能是日本人。

  如果我沒有記錯,大約在7至10年前,有一位李氏家族,好像是李憲文的堂兄弟,也罹患鼻咽癌,可見李家有鼻咽癌致癌基因,而且系來自父系,不是母系。如果李登輝的生父是日本人,他和李憲文就不會有百越血緣,所以李憲文就不太可能得鼻咽癌,就反証李登輝的父親不是日本人。這是我的推測。” 

分享到:
(責編:尹深(實習)、鄧志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