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辜會談:創新思維值得借鑒 兩會功能應不斷加強--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汪辜會談:創新思維值得借鑒 兩會功能應不斷加強

2013年04月24日10: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20年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兩岸兩會的功能是無可取代的。這種功能未來不但不會削弱,而隻應不斷加強。”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吳能遠在“汪辜會談”20周年之際撰文表示。

  吳能遠在文中指出,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下,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標志著兩岸關系以交流彌合隔離、以合作取代對抗的歷史性轉折。

  他回顧,當時,大陸堅定不移地貫徹鄧小平所制定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方針,而台灣方面也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制定了“國家統一綱領”,為“汪辜會談”的舉行建構了有利的基礎。如果兩岸相向而行,兩岸關系必將成就輝煌。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台灣當局領導人李登輝心懷“台獨”鬼胎,堅持“台獨”的民進黨陳水扁上台執政,更把兩岸關系推到危機的邊緣。但歷史潮流終究不可抗拒。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兩岸達成“和平發展五項願景”,並於2008年隨著國民黨重新執政而使兩岸關系正式邁入和平發展新階段。

  吳能遠認為,事實充分証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唯一正確的方向,兩岸交流合作、平等協商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唯一正確路徑。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在相關文章中指出,“汪辜會談”的舉行,打破了長期以來兩岸之間的僵持局面,在增進兩岸的互信與了解方面邁出了重要而成功的一步。“汪、辜一小步”,兩岸關系則在歷史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他認為,“汪辜會談”是兩岸兩會協商制度化的開始,也是兩岸關系制度化建設的開始。“汪辜會談”的系列成果為以后兩岸進一步深入溝通交流提供了良好案例、協商經驗與溝通渠道,兩岸關系開始朝制度化建設的軌道前行。

  江蘇省台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撰文指出,“汪辜會談”對當前兩岸關系深化發展亦有啟示。“‘汪辜會談’的經驗明確告訴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九二共識’,將之作為發展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楊平認為,“汪辜會談”之所以能成功舉辦,正是有了“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汪辜會談”是兩岸隔絕四十多年后高層人士首度正式接觸與商談,實現了兩岸關系發展進程中的階段性突破。

  他強調,兩岸隻有始終不渝地堅持“九二共識”,才能有助於兩岸關系的深化發展、始終向前。對“九二共識”任何的排斥或不接受,都將嚴重傷害兩岸關系的正常發展。

  楊平指出,會談啟示之一是要開誠布公地展開積極對話。現今兩岸形勢、政治氛圍已遠非過去可比,政治互信較之以往大大增強,兩岸各種關系全面發展,應該更有信心開誠布公地展開積極對話,甚至包括政治對話,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他認為,“汪辜會談”20年后的今天,面對兩岸關系發展新的瓶頸,兩岸更應有突破僵局的創新思維,開創兩岸政治關系新局面,推動兩岸關系全面深化發展。(記者 邢利宇 路梅)

分享到:
(責編:鄧志慧、劉潔妍)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