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本来对台湾不薄,不曾断绝台湾发展机会,但或许是我们不懂得珍惜,让优势和机会都丧失了。”中国大陆和韩国近日发表联合声明,争取在年底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不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和台“经济部”负责人坐不住,连岛内媒体都看不下去了,评论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遗憾和忧心的味道。岛内名嘴赵少康评论称,当中国大陆和德、韩等经济体都在努力结盟拼经济的时候,台湾“立法院”仍然各吹各的号,绿军逢马必反、逢陆必反,当局对经济协议“卡死”也难过关的现象一筹莫展。
台湾有三急,“急也没有用”
马英九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说,一提到韩国就感慨万千,“每次一输给它,政府就被批评,那个不做、这个不做”,但当局想要做追上韩国的做法,却遭受许多没有正当性的阻挡。“我们真的是心急如焚”,但“自己不去争取、加速,急也没有用”。
民进党“立委”邱志伟接受访问时却是另一副腔调,另一种着急。他认为,中国大陆此举是要对马当局施压,但台湾不应该掉进对岸设下的“陷阱”,应该要分散市场,更积极融入其他区域经济组织。不过,动动嘴皮子容易,真要照方抓药去办就难多了。
大陆和韩国要携手,台湾有三急。经济主管部门急,是因为他们作为业内行家,最懂得里面的先手后手和成败得失。当局领导人急,是现在服贸和监督条例还在“立法院”里躺着呢,两岸后续协商无从谈起,且处理不好跟中国大陆这个范本,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协议谈判也形同空中楼阁。绿营急,则是怕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到时候连空喊两嗓子“独立”的事儿都没有市场了。
形同对台“经济核弹”
台韩经济同质化程度高,作为亚洲四小龙中的两员干将,一直瑜亮情结不断。台湾当局“经济部”10日首度公布大陆和韩国自贸协议签订后对台湾的产业冲击评估,岛内将近1/4的工业产品将受韩国威胁,涵盖钢铁、工具机、汽车、面板、石化和纺织业等领域,届时台湾出口到大陆的产品中,恐有2%到5%的出口值拱手让人,粗略估算台湾受影响约32亿美元至84亿美元(折合新台币约960亿元至2500亿元)。以面板业为例,中国大陆进口的面板,约有23%来自台湾,27%来自韩国。而台湾面板出口至大陆,需付的关税约占三成,税率为10.12%。在关税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台制面板占有率已经落后韩制面板,若中韩自贸协议生效,韩国取得更优惠的关税,台湾面板市场占有率恐将一落千丈。
业内人士形容,如果韩国抢先一步和中国大陆建立经济直通车,台湾外贸出口将犹如大动脉出血,估计冲击近百万就业人口。台湾“国发会副主委”陈建良说,台韩重叠的产业,“韩国增加的,就是我们减少的”,中韩自贸协议生效后,历史势必重演。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说得更狠,他认为类似讯息对台湾来说已经是“经济上的核子弹”。
类似“狼来了”的忧虑,非止一端。而马英九“心急如焚”,就是担心一旦大陆和韩国携手,而服贸协议和监督条例仍躺在“立法院”迁延不决,一定会影响台湾制造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拉大台湾与韩国的出口差距,长期冲击台湾经济。
据悉,台湾“经济部”稍早的如意算盘是,两岸货贸谈判力争下半年谈完,且面板、石化等降税条件,不能比韩国差,以免被其后来居上。但服贸卡关,已全面打乱两岸后续谈判。
“四小龙”的两个版本
台湾空中大学教授、海基会顾问李允杰指出,岛内反服贸团体把大陆当成主要敌人,是搞错方向。台湾的hTC在国际市场被韩国的三星压着打,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落后于韩国,政客们却还陷在虚夸的“恐中情结”走不出来。马英九也深有感触地说,很多掣肘行动出来,最大的关键是老把大陆看成洪水猛兽。
2009年两岸洽签ECFA时,韩国十分紧张,当局为此专门召开内阁会议,研商如何因应“Chiwan(China+Taiwan)”经济体的形成。如今局势已经完全倒转了过来。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叶春荣认为,正是紧紧拥抱大陆市场,韩国才能有现今经济发展成就。而有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外媒表示,台湾对大陆采取封闭、敌视态度,已导致贸易地位逐渐被边缘化。与韩国同为昔日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如今贸易量只有韩国的一半。“台湾不与大陆签服贸,伤害的是自己经济”,叶春荣说,相对来说,韩国也少了一个潜在竞争对手。
在台“经济部”主管的眼里,两岸谈判的“上策”是“谈得早”;若按原本规划,服贸、货贸没有延宕,两岸货贸早已比中韩自贸协议超前一年半至两年生效,可以从容抢占市场先机。而现在看起来,货贸谈判已很难在年底前完成,先机尽失。
台湾“经济部”最新发布的《制造业投资暨营运概况调查》发现,今年计划海外投资置业者占15.3%,主要投资地区仍以大陆居首,显然服贸卡关,反加速台商大陆布局。在大陆深耕这么多年,台商们显然比意识形态先行的政客们更懂得对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