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做理性的赴台游客--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按照成本計算,每位游客每天在台灣吃住玩成本至少需要60美元,事實上,這一底線早就被踏破了 

觀滄海:做理性的赴台游客

孫立極

2012年12月14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台灣相關部門出台多項措施,遏止大陸游客到台灣以購物為主導的市場亂象,包括規范旅行社安排大陸觀光團到品質優良的購物店,如出現購物商店高價“坑殺”大陸游客或長時間留置旅客等不當行為,將處罰旅行社等——這已經不是台灣主管部門第一次就此問題推出規范措施了,顯然,問題沒有解決或緩解。

  所謂以購物為導向,通俗點說,就是游客在指定商店購物后,商店會給帶隊來的導游乃至旅行社一定比例的回扣。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部分回扣必定落到游客頭上。而因為這樣可以獲利,有的旅行社就把團費降得很低,低於成本甚至零,然后堤內損失堤外補,大力鼓勵、誘導乃至脅迫游客購物賺取回扣。一旦有游客不想買或買得少,導游與旅行社賺不到錢,就會採取一些極端措施,在內地赴港澳游中,就曾經發生過導游辱罵甚至毆打不購物的游客。

  目前,陸客赴台游還沒有發生什麼惡性事件,但有些現象也已讓人震驚。早前,一位安徽游客投書台灣媒體,講述自己在台灣旅游時,全團人被大巴車送到某商場購物,進門貼號,出門也要經過檢查,如同“關門放狗”。他的經歷並不特別。開放大陸居民赴台,幾年間,台灣出現了專供“陸客”消費的商店——比如,這位安徽游客所講的對本地人不開放的高雄某鑽石商場,還創造了島內默默無聞、在陸客中卻如雷貫耳的“台灣名牌”。與此同時,赴台游團費越降越低。台灣旅游行業組織曾介紹,按照成本計算,每位游客每天在台灣吃住玩成本至少需要60美元,事實上,這一底線早就被踏破了。

  不得不承認,我們有滋生“零團費”這種畸形消費模式的土壤。一方面,國人窮家富路,喜歡購物,很多人旅游,不為看山看水,而是為了買東西﹔又信奉“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再加上境內奢侈品價格昂貴,總感覺舶來品更好、更便宜。一個完全不了解當地情況,又准備一擲千金的“豪客”,不客氣地說,就是一隻闖入叢林的肥羊,導游、旅行社以及當地商家得有多大的道德克制,才能不去“宰殺”呢?另一方面,一旦旅游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旅游業者競相降價,勢必形成“零團費”模式。最令人困惑的是,一個收費連機票錢都不夠的旅行團,國人也敢報名。不管對方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擺明了一定會有各種強制購物的戲碼。就算是一門心思要去買東西的游客,也不必非要跟著這樣的旅游團到“黑心店”引頸受戮,等著對方“關門放狗”吧。喜歡買東西,無可厚非﹔多一點辨別真偽的理性與智慧,確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趁著赴台游尚未走出蜜月期,一切市場亂象還未如火山噴發,盡早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上代價最小、成本最低。這需要兩岸主管部門的嚴管,更需要大陸游客不要盲目地選擇低價團,做一個理性的旅游者。

聯系本文記者

孫立極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任編輯:鄧志慧、張玉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