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鎮夷獲頒"青天白日勛章"引爭議 曾被視為免死金牌--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林鎮夷獲頒"青天白日勛章"引爭議 曾被視為免死金牌

2013年01月21日09:37    來源:人民網-台灣頻道    手機看新聞

馬英九(左)16日在頒贈“青天白日勛章”給前“參謀總長”林鎮夷(中)。

    人民網1月21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卸任“參謀總長”林鎮夷於上周獲頒“青天白日勛章”,引起軍中內部議論。事實上,對於歷任“國防部長”、“總長”卸任后,循例獲頒“青天白日勛章”之事,軍中看法仁智互見,持保留態度者認為沒有戰功,不該拿這種極高等級的勛章,贊成者則認為,時代不同,求戰功不易,“部長”與“總長”總綰建軍備戰事務,卸任獲勛,並無不妥。

    馬英九親授“青天白日勛章”給林鎮夷時致詞指出,林鎮夷任內致力調整兵力結構,精簡指揮層級,健全台軍救災機制,改造防衛組織及進行軍人稅制興革等重大政策。但軍中人士認為,林獲勛事由與歷任“部長”與“總長”大致相近,但未必符合條件。

    依相關規定,凡陸海空軍人戰功卓著者,方可獲頒“青天白日勛章”,因此歷任“總長”與“部長”得到“青天白日勛章”的條件,隻有“運籌事宜獲致全功者”勉強可及。但也有軍中人士認為,隨著時代不同,獲勛條件亦該與時精進,例如一次擊落敵機四架等規定,早已不符合現代戰爭情境。

    據了解,卸任“部長”與“總長”獲頒“青天白日勛章”成例,始於李登輝時代。當時的“國防部長”鄭為元及“參謀總長”郝柏村,因領導IDF戰機研發有功獲勛,而李登輝的授勛用意在於鞏固軍心,拉攏郝柏村。此例一開,其后,包括“總長”劉和謙,“部長”蔣仲苓、“總長”羅本立均有﹔扁任內如伍世文、李杰與湯曜明也得到“青天白日勛章”﹔馬英九任內則有霍守業與林鎮夷二位。唯並非人人有獎,前“總長”陳燊齡與前“部長”陳肇敏就沒有獲勛。

    “青天白日勛章”科普:

    “青天白日勛章”層級非常高,僅次於“國光勛章”﹔能獲頒這項榮譽的人數也極為有限,第一位獲勛者即是東北少帥張學良,截止目前僅有210人獲得此項殊榮,由於蔣中正生前最喜愛佩帶的就是“青天白日勛章”,加上此勛早年都是授予戰功卓著的名將或英雄,又有“犯了死罪,可以拿來抵免,換回一條命”的傳聞,讓“青天白日勛章”成為台軍人追求最高榮譽的象征。

    至於台軍最高等級的“國光勛章”,僅有蔣中正、傅作義、周至柔、俞大維、何應欽等五人獲得。

分享到:
(責任編輯:劉潔妍、鄧志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