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台湾频道

台媒:应让大陆在台学生四年青春无悔无怨

2014年10月31日09: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台媒:应让大陆在台学生四年青春无悔无怨

2011年是陆生在台湾的“元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1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

台湾《旺报》31日刊发社评文章《让陆生4年青春无怨无悔》对此进行解读,全文摘编如下:

毫无疑问,陆生来台这几年,在与台湾同学的朝夕相处之中,能具体而全面地认识台湾,透过他们的传播,也让许多大陆人深入认识台湾,陆生对两岸的民间交流与相互了解,有一定程度的贡献。台湾人热情、友善,纯朴的民风,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初次来台湾短暂停留的陆客感受,陆生也有相近的感受,曾有陆生用“世外桃源”形容台湾社会,台湾美丽而善良的例子,对他们来说,俯拾皆是。

然而,长期生活下来,陆生也看到了“硬币的另外一面”,渐渐发现台湾的不完美,原来“台湾也是自卑的”。有陆生投稿媒体表示,交流由浅入深,“我困惑了”,当他开始看到一些令人忧心的现象,听到一些并不悦耳的声音,才发现,接触带来的并非总是理解,而从前不曾被看到的误解,未必不是交流的另一个主轴。面对大陆的经济崛起,以及害怕被统战的社会心态,“以温良儒雅著称的台湾人似乎失去了应有的心胸”。

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使得陆生融入台湾社会的努力遭遇尴尬,他们在文化上视台湾为“家乡”,在现实上却不免面临“异乡”的排斥与隔阂,不能不说已成为许多陆生在台4年后的遗憾。这种社会心态的形成,与两岸政治现实有着莫大的关系。

自觉也好,不情愿也好,这些17、18岁的孩子,在踏在台湾土地的那一刻起,都承担了两岸交流的使命,也被牵扯进两岸政治。陆生王晶是第三届陆生,他感慨于首届陆生即将毕业,而寻思着自己的未来,“时代造就我们,或许未必能成为最洞悉两岸关系的那群人,但我们确实就是唯一的一群,用我们年轻的生命印记在两岸交流发展史上的新生代力量”。“我们亲身体验两岸百姓的真实生活,也有心想为两岸发展连结做事情,但我们施展的舞台是否一定要与那冷冰冰的政治相关?”

他们不过是17、18岁的孩子,过去不曾离家远行,每一位也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满怀着青春激情来到台湾,迎接他们的,却是热情与冷冰冰兼而有之的政治距离,这也型塑了陆生对台湾的认识。“台湾的生活,只是体验,饱含情感,但没有融合。”在台4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果没有情感也就罢了,偏偏饱含情感却只能是过客,遗憾之深,将会是心中永远的酸痛。

陆生所言“冷冰冰的政治”,具体指向即是“三限六不”政策。“三限六不”说白了,完全就是在野党的政治考虑;而近日陆媒曝光台军情报单位吸收陆生为台湾收集情报,军情局此种拙劣之举,更是赤裸裸地对陆生伸出肮脏的政治之手。我们期盼陆生来台接受“民主的熏陶”,却用如此反民主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实在太不应该。

首届大学部陆生,即将毕业,我们应当回过头检视开放陆生来台的初衷。从“国家及民族”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岸学生互相到对方去求学,共同生活,最能建立并巩固情感,增进了解,破除疏离与误解。

对学生个人来说,4年可能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但对国家民族来说,则是沟通两岸的长远未来。为着两岸长远未来,不应有短视之举,要为陆生创造单纯的求学环境,让政治黑手远离校园。我们也绝不应当让首届陆生永远带着“三限六不”的歧视返回大陆,“立法院”应尽速通过取消“三限六不”的法案,创造更友善社会氛围,让满怀激情的来台陆生,4年青春无怨无悔。

分享到:
(责编:朱斌(实习生)、刘洁妍)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