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胖”林育群現身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節目時,不少人吃了一驚。“小胖”在台灣早已家喻戶曉,為什麼到大陸參加無名歌手的選秀節目?連評委庾澄慶都忍不住問:“你來這裡干什麼?”
確實,“小胖”冒的風險很大,“中國好聲音”競爭激烈,他一旦發揮不好,很可能落馬。如果剛登“陸”就折戟,影響未來“星”途。但“小胖”仍然來到這個“華人音樂的大舞台”,有勇氣,當然更有自信。
這不由讓人想到兩岸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眾所周知,自由貿易協議的實質就是打開大門,自己走出去,同時讓客人進來,機遇與挑戰並存——為了走出新天地,必然要接受外在挑戰。如同“小胖”,要想贏得數以億計的大陸粉絲,他就要冒著折戟的風險。
台灣服務業的確可以類比於“小胖”,不能說家家行、樣樣強,但服務水平至少在大陸游客中有口皆碑。有人到台灣旅游,專門去美發店洗頭,因為聽說“台灣洗頭和大陸完全不一樣”。很多大陸游客對台灣的小吃、小店念念不忘,認為“人性味濃”,“服務周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盡可能考慮兩岸經濟總量的差距,在這樣一份自由貿易協議面前,台灣服務業更不必妄自菲薄。在強手如林的“中國好聲音”中,“小胖”憑實力晉級,相信台灣服務業也定能憑實力順利過關。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5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