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台灣的菲律賓勞工約8.5萬名
●每人每年平均賺取約8046美元
●相當於每年為菲創匯7億美元
菲律賓公務船槍殺台灣漁民引發的矛盾越演越烈,菲律賓道歉沒誠意,台灣祭出制裁,凍結菲勞來台。現在處境最尷尬的莫過於在台工作的菲勞。一方面,他們渴望有一個安穩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卻無端牽扯進了政治事件中。不少已經向菲律賓勞工局申請到台灣工作的人,本來都要成行了,現在卻被臨時喊卡。菲律賓人力中介業者認為,台灣薪水高,工作環境單純,民情風俗友善,加上勞動保護規定完善,工錢一定拿得到,因此很多菲律賓人喜歡去工作。
喜歡和討厭者皆有之
對於菲律賓的普通女人而言,能夠到台灣當保姆是令人羨慕的,正因為這樣,競爭就很激烈。出國之前,必須到保姆學校接受專業和語言的學習,合格之后才被中介公司所選中。這麼一來,保姆的素質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受到台灣雇主的歡迎。
26歲的瑪利亞在雇主家裡帶兩個年幼的孩子,每天做3頓飯。經她整理之后,家中井井有條。主人衣服換下來,她會迅速洗掉並用烘干機烘干,然后熨燙得平平整整。襯衫還被折成長方形,所有鈕扣都扣上,就像剛從服裝店裡買來一樣。
她說赴台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以便回到家鄉之后能夠結婚,蓋房子。對菲律賓人來說,到港台當保姆的工資算是高收入,比當地的碩士畢業生的收入還高。現在約有800萬菲律賓人從事海外勞務,對該國經濟舉足輕重。上世紀90年代初,菲佣創造的財富每年達到60億美元,可以抵銷菲國內3/4的貿易赤字,如今也能佔到菲律賓GDP的1/6到1/7。
但不是所有台灣人都喜歡菲勞。比如有台灣網友吐槽說,假日去過台中第一廣場的人都知道,外勞喜歡在那邊聚集喝酒,大聲說話,甚至去挑逗剛下課的國中女生。讓人非常反感。他反問,台灣真的不能沒有菲律賓外勞(或是菲佣)嗎?
在台菲勞被拖入爭議
目前注冊在台菲勞有8.5萬余人,其中72%在制造業部門,26%從事家庭和社會服務,2%在漁業部門,估計另有未經注冊的非法勞工約1萬人。
台菲關系陷入緊張,很多台灣人開始抵制菲律賓任何事物,有菲勞只是想搭個公交車,還沒上車就被車上的人趕下來。台灣新竹就有6名青少年近日拿桌球杆追打幾名菲勞,造成一名菲勞左腳踝骨折送醫。雖然事后証明跟台菲矛盾沒有直接關系,還是在媒體中掀起了陣陣漣漪。類似的事件也讓很多在台灣的菲律賓人相當害怕。他們除了在網絡上大吐苦水,擔心自身安全外,對於偏激的行為在現實中選擇了沉默以對。另據報道,部分在台菲方勞務人員近日到教堂用歌曲和燭光祈禱和平。
台“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說,若在台灣地區的菲律賓籍人士受干擾侵害等,應依法追訴。而台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日前也在“臉書”(臉譜)上發文說,菲律賓在台的勞工和台灣地區出海的漁民一樣,都是努力工作討生活的人,希望民眾可以將心比心,就事論事,不要傷害無辜的人。也有菲律賓學者撰文呼吁,莫把在台菲佣拖入爭議。
台苦尋菲勞替代方案
像瑪利亞那樣在台灣受歡迎的菲勞不少,原因就是她們勤勞,能吃苦,而且專心,不像台灣保姆那樣容易分心,三天兩頭請假回家。有觀點認為,台當局凍結菲勞,象征意義或大於實質。制裁菲勞無疑是雙刃劍,對台灣也會造成影響。
台灣通過凍結菲勞申請向菲施壓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00年,為了給島內創造就業機會,陳水扁當局就宣布過停止引進菲勞。2011年2月,為抗議菲政府將台灣詐騙犯遣送到大陸,台“勞委會”宣布提高菲勞審核層級,被形容是“軟性凍結菲勞”。台“勞委會”官員透露,若全面凍結菲勞申請,3年內就可使菲勞全數離台。
因此,如何替代菲勞仍是台灣業界關切的議題。經營外勞中介業務的台灣東南亞集團表示,凍結菲勞后,急需配套措施解決中小企業用工問題。現在各方開出的解決方案有越南勞工、緬甸勞工、印尼看護工等等。
但業內人士稱,台灣在菲勞的替代方案上也有難處,因為菲勞英語好、技術嫻熟,對於一些電子工廠來說,其他外勞的替代效果不佳。而且,許多菲勞是為台制造業定制,其他國家或地區缺乏需求,真的遣返后這些菲勞的就業將成難題,島內也會出現用工荒,將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所以,“拿菲佣出氣”或將不了了之。台菲近日淡化在台菲勞遇襲事件,即是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