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並非台灣選舉年,國民黨主席的選舉就成了島內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一般選舉的最大看點是角逐的過程和結果,可國民黨主席選舉卻完全不同。
目前,明確表明要參選的有兩位——現任黨主席馬英九和中常委謝坤宏。島內輿論的普遍預測是:馬英九連任大致無懸念。沒有懸念的選舉有什麼看頭?然而,從去年馬英九正式宣布參選到現在,絲毫的風吹草動,都引起藍綠民眾和媒體的關注。
這兩日,有關“聯署”的話題又在延燒發酵。
聯署提前登場
台媒報道稱,有“立委”及黨務系統提前替馬英九展開聯署,5月4日,國民黨中央透過媒體否認。馬核心成員也否認,並強調,聯署門檻隻要大約1萬多人即可,並不需要興師動眾。相反,另一位參選者謝坤宏卻大方表示正積極聯署。
根據相關規定,要競選黨主席,必須繳納工作費200萬元新台幣,還要繳交3%的黨員聯署書。據島內媒體報道,台灣國民黨黨員共計112萬余人,具有黨權的選舉人有50萬余人,因此,隻要拿到大約1.5萬左右的有效黨員聯署即可,門檻並不算高。
4年前,馬英九競選黨主席,聯署書的人數超過10萬。這次,連表示“有壓力”的謝坤宏也認為,跨過聯署門檻難度不高。另外,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國民黨預定於7月中下旬舉行黨主席與黨代表選舉,最快本月由中常會通過選舉辦法,6月初才正式開放領表、聯署。
然而,有關聯署的細節仍被媒體緊盯。有報道稱,盡管國民黨中央和馬英九本人都否認,不過黨內挺馬系統確已提前發動聯署。馬英九也在過去一段時間頻頻利用下鄉的機會到基層固樁。對此,有島內學者解讀:提前啟動聯署,一則是為了面子——相較2009年交出的10萬份聯署書,這次數量不能太難看﹔另外,也有提前測試水溫,了解黨員投票意向的考量。
藍營有不同聲音
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有島內媒體報道,聯署情況不太踴躍,甚至還有部分基層黨員醞釀在黨主席選舉時投下廢票,壓低馬英九的得票率。
事實上,從馬英九宣布參選伊始,藍營內部就有不同聲音傳出。
先有“資格”爭議。今年年初,國民黨“立法委員”蔡正元質疑馬英九爭取連任的適法性。理由是:依國民黨黨章規定,黨主席任期4年,連選可連任1次,而馬英九已經連任兩屆。不過,國民黨中常會隨后確認,馬英九在2007年當選黨主席,任期未過半即請辭,不算連任兩屆,馬英九參選在法理上站得住腳。
隨后,馬英九的幾員大將先后涉嫌弊案,馬連續推出具高度爭議性的政策,導致民調連續下跌,綠營要求馬英九不要再兼任黨主席,藍營內部也有類似聲音傳出。近日,又有國民黨“立委”發出“盼馬專心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呼聲。
對此,馬英九5月4日回應表示,身兼國民黨主席才能貫徹“以黨輔政”。馬英九的態度始終如一——“兼任會比不兼任來得好”。
多名國民黨中常委也表示,馬英九競選連任黨主席,對政局、黨務都有穩定效果,“黨政沒有分離的本錢”。國民黨大佬和中生代明星,包括王金平、郝龍斌、朱立倫、江宜樺等都公開表示全力支持馬英九競選連任。
不能交棒的N個理由
無論結果如何,已經不難看出,競選連任黨主席之路,還將充滿爭議和話題。
對於想要在2016台灣“大選”中謀求“大位”的人而言,黨主席是必爭之位。這也是藍綠黨主席人選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不過,對於已經連任兩屆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而言,“大選”顯然已經不是理由。那麼,馬英九為什麼還要堅持連任呢?
回顧2008年,馬英九剛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時,為了顯示自己不分藍綠的超脫立場,無意兼攬黨務大權。如今,縱然藍營內部也有不同聲音,馬英九仍堅持競選。態度的變化跟屢屢碰壁的遭遇直接相關。馬英九連任之時承諾的大刀闊斧的改革紅利,因為執行力的問題,並沒有如期出現。從抵制証所稅案、美國牛肉案三次表決都“跑票”,政策推行處處受到掣肘。自家“立委”的“下馬威”讓馬英九接連遇挫,也讓他愈加明白掌握黨權的重要性。《中國時報》5月4日發表評論稱,馬英九希望“黨政同步”增強執行力,通過拼政務,拆解執政危機。
另外,理論上來說,掌控黨機器,也等於控制提名權。競選連任黨魁,至少向黨內宣示,馬英九還能掌握關鍵的兩次“大選”(“七合一”選舉與下屆“立委”選舉)的提名權。台灣文化大學副教授鈕則勛接受採訪時說:“連任黨主席,馬英九就不會提前‘跛腳’,何況他還可借新的主席任期來增加對2016黨內布局的發言權重。”
“當然,馬英九兼任黨魁,不是建構馬英九權威的唯一途徑,關鍵還在於馬能不能拉抬其低迷的支持度。即便是連任了黨主席,‘跛腳馬’可不可以變回‘勇腳馬’,除了拼經濟,還要看馬英九能不能培養新血、順利完成黨內交棒。”鈕則勛進一步指出。(本報記者 李煒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