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北電(記者 王平 吳亞明)普通白楊樹成林需5年,長大成材需15年,但台灣生技業者改良的白楊成林隻需180天,5年即可成材。“可以取代讓農民頭痛的桉樹,在中國南方成為優異的經濟樹種”,台灣欣龍綠能科技董事長陳康煥近日在台灣白楊推廣記者會上表示。
白楊是一種樹干挺拔的樹種,多長在中國北方。台灣13年前將白楊樹種帶回大陸,經10年研究,在全台各地試種改良。陳康煥介紹,改良后的白楊,生長期縮短了2/3,耐鹽鹼度大幅提高,耐寒熱干旱。台灣白楊已在廣東英德山區大面積栽種,2007年以來連續通過數次大台風和海水倒灌的考驗。
據介紹,台灣白楊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包括15年樹種5年樹干可為建材之用,10年樹種3年樹干可為長纖紙漿原料,為全球高級用紙及紙漿的重要原料,也可作為膠合板生產原料。同時,白楊為深根樹種,可發揮水土保持及防風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