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在民進黨重大議題協調會上表示,對來自大陸的“婚姻移民”,民進黨的態度始終一致,就是“生活從寬、身份從嚴”,要保障陸配的就業、健康、小區參與等權利,以友善的態度接納,增加大陸配偶來台后的文化適應與社會認同。乍聽之下,蘇貞昌的話有幾分善意,稍一琢磨,這一套說辭虛情假意,根本站不住腳。沒有真正的身份,哪來真正的權益?在對待大陸配偶權益方面,民進黨倒因為果,其心可議。
依島內現行法令,大陸配偶到台灣依親居留期間,在取得台灣身份証前,其工作權不受影響,但這僅是法律條文上的規定,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沒有真正的身份,大陸配偶在找尋工作時,常常受到歧視。首先,很多雇主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在招工時,盡量避免聘用沒有本地身份証的大陸配偶。其次,由於絕大多數高校的學歷不被台灣認可,很多有一技之長的高學歷大陸配偶隻能選擇從事低階的工作。第三,沒有本地身份的大陸配偶在擇業時,面對“同工不同酬”,隻能選擇忍氣吞聲。
對於大陸配偶現實中的困境,民進黨不是不知道,但為何一直冷漠以待,甚至一再對大陸配偶污名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民進黨有政治算計。根據估算,如果將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証的年限由現今的6年縮減到4年,那麼2016年台灣“大選”,將會新增2萬大陸配偶具備投票資格。在民進黨的認知裡面,大陸配偶心向大陸,自然不會把票投給民進黨,這還不打緊,大陸配偶還能影響台灣家人的投票傾向。台灣《旺報》批判說, 民進黨如此作為,說穿了就是意識形態作祟而已,民進黨口稱人道、人權,卻在做著違背人道、人權的事。這樣氣量狹小、無視人道的格局,隻會讓民進黨離民意更遠,甚至被時代潮流淘汰。
作為台灣同胞的家庭成員,大陸配偶為台灣社會貢獻良多,理應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希望台灣社會各界關心理解兩岸婚姻家庭,希望台灣方面盡快調整、修改針對大陸配偶的歧視性規定,為在台兩岸婚姻家庭的和諧幸福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