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攝影:張啟川)
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劉潔妍、實習生周琳)國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舉行。針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將對台灣地區的業者和民眾的影響,國台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兩岸服務業的開放可以為業者特別是台灣的業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為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希望這些措施給台灣業者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更多機遇,使台灣的民眾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促使兩岸服務業合作更加緊密深化,互補互利、共創雙贏。
有記者問道,台灣一些服務行業業者擔憂,說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實施將會對島內相關服務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將對島內的業者和民眾帶來哪些好處?
范麗青說,我們首先要看到兩岸簽署ECFA近三年來,ECFA早收計劃的實施效果表明,ECFA有利於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和增進台灣民眾福祉,台灣業者和民眾也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4月,兩岸貿易額為707.4億美元,同比上升48.5%。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額為567.5億美元,同比上升了51.7%。從ECFA早收計劃的實施數據來看,在早收中開放的非金融服務業類別裡,台資到大陸設立的186家企業中有六成以上是中小企業。事實說明,兩岸服務業的開放可以為業者特別是台灣的業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為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范麗青強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的后續協議,目的同樣是要力爭在最大范圍使兩岸業者特別是台灣中小企業和民眾受惠。尤其是大陸對台灣市場開放涉及了商業、通訊、建筑、分銷、環境和社會、旅游、娛樂文化、體育、運輸、金融等眾多服務業行業,開放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我們希望這些措施給台灣業者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更多機遇,使台灣的民眾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促使兩岸服務業合作更加緊密深化,互補互利、共創雙贏。
另外,范麗青還提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專門設置了“緊急情況磋商”的條款,主要是針對部分台灣民眾對協議沖擊島內服務業市場的擔憂,根據這一條款,受影響的一方可以隨時要求與另一方進行磋商,及時尋求辦法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