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资料图)
马英九连任已有一年。回首过去,马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近日岛内民调也显示,马连任一年来的两岸政绩最受岛内民众肯定。然而,如果冷静观察,便可发现其两岸施政仍有不少美中不足的地方。只要有心、用心,两岸关系一定还能取得更大突破,其两岸政绩也还应更大。
一、成绩不容否定
一是维持两岸政治互信不断提升。无论是连任、“双十”、元旦等重要讲话,还是接受岛内外主要媒体采访,抑或在党内外场合,马都能一贯强调坚持“九二共识”,重申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这让两岸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就强化互信、真诚合作、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二是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继续深化。过去一年,马当局与大陆一同坚持加强两岸经贸联系,使两岸经济关系虽经受外部经济环境严峻考验,依然取得不错成绩。包括:两岸贸易再创记录;双向投资总额、品质、环境得到空前提升;ECFA早收计划全面实施、后续协商进展顺利;两岸产业合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两岸企业界、经济界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不断涌现。这在为密切两岸关系的同时,也为岛内经济减缓全球危机的波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为两岸各项交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马当局不但宣示全面检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陆生赴台“三限六不”政策,扩大承认大陆学历、规划将陆生纳入“健保”,而且不断放宽两岸人员交流限制,强调提升陆客旅游品质。这些努力,使得两岸交流议题、议题更加广泛,两岸民众往来趋势更显热络,两岸文化交流新平台不断出现,两会互设办事处一事也即将实现。
四是继续肃清教育领域的“台独”余毒。2012年7月,马便针对“应删除教科书中‘皇民化’、‘台独化’等内容”的提议表示,有些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很荒谬,他会“积极处理、改正内容”,并强调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宜符合“宪法”既定原则,支持台湾史与中国史合并为“本国史”。9月新学期,岛内高一学生也领到了新的“历史课纲”。这为导正岛内混乱的历史观、认同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不足勿需掩饰
一是政治方面依然相对保守。例如,对“一国两区”反应过度,过分强调两岸“治权互不否认”,甚至连两岸高层互访都坚持“以职衔相称”,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两岸的政治模糊空间,不利于两岸“搁置争议”;急于向美、日表白,公开否定两岸联手“保钓”、合作维护南海主权,不利于两岸共同维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公然声称两岸政治对话“不知谈什么”、“何必着急”,无益于两岸政治关系深化。
二是经济方面过于强调“利己”。岛内外舆论都认为,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深水区”,台湾不能在ECFA后续谈判中一味要求大陆“让利”,在市场准入方面也该扩大开放,“就算不能给大陆企业像欧美企业那样的待遇,至少也要达到一般的待遇标准”。
三是两岸各项交流的规模、领域仍有很大空间。例如,在教育交流方面,仍应扩大承认大陆学历、尽快落实陆生“纳保”问题;在两岸人员往来方面,还需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与限制,特别在陆客旅游方面;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方面不妨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做法,甚至思考两岸签署“文化ECFA”的问题。
四是消除“文化台独”贻毒仍待努力。特别是在教科书方面,经过李登辉、陈水扁近20年的操弄,岛内教科书“台独化”的问题已不仅止于高中,而且还涉及到小学、初中、大学,不仅涵盖历史课,而且还涉及语文、社会、地理等科目,因此,对“文化台独”的检讨应该更加全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