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澳門牽手台灣別有一番風景--台灣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台灣頻道

  

觀滄海:澳門牽手台灣別有一番風景

2013年06月20日00:00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澳門牽手台灣

  別有一番風景

  吳亞明

  轉瞬之間,澳門經濟文化台北辦事處成立已屆周年。作為聯系澳門與台灣的橋梁和紐帶,辦事處致力於推動兩地經貿、文化、旅游和教育的交流,為提升兩地交流合作水平奠定良好基礎,也為澳門在發揮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獨特作用方面找到新的抓手。

  澳門與台灣淵源深厚,就拿人員往來來說,早在30多年前,就有澳門的中學生到台灣讀大學,一路發展下來,澳門成為台灣外來學生最大來源地,目前在台就讀大專院校的澳門學生為4337名。與此同時,台灣民眾也很喜歡到澳門旅游。在兩地經貿往來方面,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也有長足發展,不少台灣民眾到澳門投資經商,也有不少澳門商賈到台灣找尋發展機會。就在4月初,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在辦事處設置商匯館——台北站,希望便利台灣民眾欣賞、體驗、品味及感受澳門商品的魅力,其中的形象展示設備提供澳門經貿信息,以促進兩地更緊密的經貿交流,為有興趣了解澳門投資環境的台灣企業家提供最直接的途徑。

  在兩岸關系發展方面,澳門也一直發揮著獨特的橋梁作用。1995年底,澳台空中航線開通,以“一機到底”的模式直飛兩岸,由此創造了兩岸民間機構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事務性商談、簽署協定的成功模式。2002年,澳航開通深圳—澳門—台灣的貨運專機航線,成為當時大陸唯一飛行台灣的貨運航班。2003年兩岸春節包機18個航班中,有12個航班以澳門機場為中停機場。2005年1月,兩岸台商春節包機談判在澳門達成協定,此后兩岸多次就春節和節日包機、大陸居民赴台旅游等事務在澳進行商談。在兩岸合作打擊犯罪中,澳門也承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多名在大陸落網的台灣通緝要犯由澳門機場遣返台灣歸案受審。

  澳台兩地交流合作的深化,得益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和良好氛圍,得益於澳台兩地民眾的共同努力。在既往基礎上,澳門特區政府提出優先以商貿、旅游、會展、文化教育、創意產業為切入點,開展澳台兩地合作,為台灣中小企業和民眾尋求海外商機提供服務,大力支持澳台兩地民間開展深層次的交往,增進兩地民眾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實,澳台關系將更上層樓,澳門也將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交流就需好好說話

  陳曉星

  現在,台灣的大街小巷有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口音、衣著、舉止都有差異。差異是正常的,但當這種差異不合當地的習慣或者規矩,會發生什麼呢?

  台北地鐵禁止飲食,每節車廂裡都設有“博愛座”,也就是“老幼病殘孕”專座,一般而言,博愛座即使空著,台北人也在旁邊站著。某日,五六個提著大包小包的上海客人上了地鐵,兩位大叔一屁股坐上博愛座,一個阿姨擰開礦泉水瓶就喝,另一位阿姨在包裡開始翻東西。突然,翻東西的阿姨停止了動作,原來是她旁邊的一位台北阿姨用旁人幾乎聽不到的聲音提醒了她們,隻聽上海阿姨說:“對不起,我們不知道,上海不是這樣子的。”台北阿姨仍然輕聲細語地說,“連嚼口香糖都不可以”,並指給她們看車廂裡的禁食標志。上海阿姨頻頻點頭。

  這場差異的碰撞沒傷和氣,更沒變調為歧視和對罵,其中的竅門很簡單:好好說話。身為主人的一方,體諒遠客的辛苦和不了解情況,就事論事溫和說明﹔被提醒者入鄉隨俗接受意見,還致歉道謝,差異就此被化解。

  交流就要說話,有話就要好好說,兩岸民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好好說話也越來越重要,即使面對你不習慣的差異,也得心平氣和地溝通。兩岸都是如此,這是敬人也是自重。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20日 20 版)

分享到:
(責編:鄧志慧、劉潔妍)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