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台湾频道

  

宝岛乡间彩绘“复健”传世

陈键兴  齐湘辉

2013年11月21日00:00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不久前,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庆典,迎回12扇经科学修复而重现风华的彩绘门神。

  宝岛各地乡间遍布大小宫庙,不乏重脊飞檐、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精品,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雕梁画栋,那些经由代代匠师传承有序的民间美术作品无疑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朵浪花。

  彩绘,是台湾民间历史建筑中的重要装饰艺术。据专家介绍,台湾寺庙彩绘表现出明显的闽粤彩绘风格,反映先民移垦定居台湾后对祖籍地文化的沿袭与重视。其中的门神彩绘即源自中国传统门神年画,不论种类、人物造型、内容寓意,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

  此次北港朝天宫迎回的12扇彩绘门神就是台湾民间美术的精品,其作者是已故台湾民间美术大师陈寿彝。

  陈寿彝生于1934年,生前在2010年与2012年先后被认定为台湾“传统艺术”“重要传统艺术”的保存者。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传统彩绘,同时钻研西画技巧,不像一般彩绘师重于临摹,而更重视写生、创作,自成一格。其门神和壁画作品不只存于北港朝天宫,在台北著名的艋舺龙山寺也能见到。

  陈寿彝的父亲陈玉峰也有着传奇的一生,作品遍及台湾南部县市。据了解,他年幼时常到乡间宫庙游玩,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兴趣。在当时被日本占领的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被殖民者视为禁忌。陈玉峰从学校毕业后,开始接受堂兄教导,学习诗文汉学。15岁时,他开始拜师学画。那时台湾美术界以西画为主流,但陈玉峰依然坚持临摹《芥子园画谱》。

  其后,已在业界立足的陈玉峰为了提升画技,拜当时客寓台南的水墨画家吕璧松为师。1923年,他采纳吕璧松的建议,告别妻子,前往潮汕一带游历了大半年,使其创作水平大为精进。

  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后,随着许多台湾家庭重新在正厅供奉祖宗牌位和神明画像,各地庙宇翻修工程也一度兴起,陈玉峰的彩绘工作蒸蒸日上。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绘制了一本《百鸟画册》,成为深具参考价值的台湾民俗图谱。

  然而,时间流逝,老一辈民间画师不断凋零,加上宫庙彩绘常面临香火油烟的污损、盐害、霉害、白蚁虫害以及人为不当修复造成的破坏,许多精品不是随着建筑翻新而消失,就是被侵蚀而残破缺损。

  此次回到“娘家”的陈寿彝彩绘门神也险些被去除重绘,所幸3年前被送进了台湾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的实验室。据了解,这个“古迹医疗团队”就台湾海岛型气候及高温多湿环境下文化资产所受到的破坏进行研究,开发了修复所需材料与技术。

  该团队针对不同保存对象,以“科学问诊”的方式“对症下药”,在修复北港朝天宫彩绘门神的过程中,运用了紫外线、X光分析以及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等科学仪器,以最佳的化学与物理方式完成清洁修复,并运用弹性材料进行缺损处的填补,最后进行全色修复和喷涂保护层工作,谨慎地一一去除岁月在彩绘门神上留下的“伤痕”。

  据北港朝天宫总干事陈建阳介绍,作为台湾妈祖庙建筑的代表,宫内有许多民间大师的作品,其中彩绘保护难度最大,此次借助科技让12扇彩绘门神“完璧归庙”,实在令人欣慰。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1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刘洁妍、邓志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