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1897年生於上海。幼年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從事教會工作。1927年12月與蔣介石結婚,任蔣的秘書和英文翻譯。1936年西安事變中,飛往西安代表蔣介石同張學良、楊虎城等談判。抗戰中,從事航空、難民救濟和慰勞傷員工作。1942∼1943年出訪美國和加拿大。1945年陪同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1948年再次赴美為蔣介石打內戰求援。直到1950年到台灣。1975年蔣介石逝世后移居美國。在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23日晚間5時許,宋美齡壽終正寢。
與20世紀同步的宋美齡,在歷史的風雲際會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見。除了擁有杰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並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女士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她有與生俱來的聰明、美麗與手腕,與宋藹齡、宋慶齡並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宋美齡憑借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使她在權力、財力與魅力的交織中,成為中國近百年史最有爭議與影響力的女人。
蔣介石宋美齡一見鐘情?
關於蔣宋聯姻,宋美齡初時拒絕、宋靄齡積極包辦、蔣介石為聯美而婚等傳說幾乎已成定論。但張紫葛所著《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一書中卻批駁了這些說法。他寫道,當宋美齡聽到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也相信這些傳聞時,曾用指頭敲著桌子說:“我的朋友,我簡直沒想到你也相信這些編造出來的謊言。”宋美齡接著說,她1922年在孫中山家第一次見到蔣介石時就被對方迷住了,“他遠比我二姐夫(指孫中山)英俊”。兩人一見鐘情,當即互換了電話號碼,其后便開始鴻雁傳書,感情與日俱增。不久,蔣介石向孫中山吐露了對宋美齡的愛慕之情,並想請宋慶齡幫忙,“孫大表贊同,而孫夫人(即宋慶齡)則極力反對”。大姐宋靄齡初時也曾附和母親一道反對這樁婚事,但后來被宋美齡說服,“這樁婚事自始至終都是我自己做主,與阿姐何干?至於蔣介石和我結婚是為了走英美路線,那更是天大的笑話……”
在“我屬於我自己”這一章中,張紫葛寫了他和宋美齡之間的一次對話。當時宋美齡剛批完公文,要張紫葛“講點有趣的故事,醒醒腦筋”。於是,兩人都談到各自的“戀愛故事”。宋美齡說:“我年輕的時候有點重感情,多次接觸愛情。進入政治生活后,把政治責任感放在第一位,就再也不曾想到別的了。”當時,張紫葛十分幼稚,沖口而出:“民間的說法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被迫當場說出了這些傳說的內容:“與前夫劉紀文明離暗不離、和吳國楨搞婚外戀、玩弄空軍飛行員等等”。講完這些后,張紫葛十分害怕,以為她會暴跳如雷。豈知宋美齡若無其事地說:“你對我毫無顧忌,這太好了……人,尤其是政治領導人,最可怕、最可悲的就是耳目閉塞。我和劉紀文根本沒有結過婚,分手后更無私交來往。至於部下兼朋友的吳國楨,我只是信任並喜歡他而已。”在談到飛行員時,宋美齡表示,飛行員對蔣介石的軍事實力關系重大,從這點出發,她喜歡每個飛行員,在特定的時間、場合,她擁抱甚至親吻他們,但從來沒想過要和他們中的任何人發生性關系,“我對我自己的行為負責,決不掩飾,決不賴賬,更不偷偷摸摸!”
當年曾有幾段情
但這只是宋美齡的“一家之言”。事實上,有關她“緋聞”的報道很多。美國作家考爾斯女士曾出版了一本《交友錄》,書中談及她的老朋友宋美齡曾發生“一夜風流”的愛情故事﹔對蔣家特別有研究的李敖先生在《蔣介石捉奸記》一文中也談到宋美齡有婚外情人﹔海外新聞工作者田滄海曾在美國發表文章說“美國政治家威爾基曾和宋美齡有段情”。威爾基是1940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1942年曾訪問中國,宋美齡就是在那個時候和他開始“秘密幽會”的。據說,蔣介石曾為此氣得到處找夫人。
宋美齡旋風席卷全球
宋美齡是一個工作著的妻子,美國《時代》周刊曾以“鋼鐵塑成的花朵”形容她,她走出了“夫人政治”的光明大道。
1943年2月1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她的手勢、聲音以及她眼中閃爍的光芒使議員們如痴如醉,她的東方氣質和西方談吐征服了美國,刮起一股“蔣夫人旋風”。
然而,宋美齡的“夫人政治”並未真正惠及中國婦女的政治權益與地位,她是一個活在聚光燈下的政治明星,她所關切的是權力與榮譽,而非女權的伸張與提高。她無法超越蔣介石和國民黨威權統治體制,確切地說,她是這個體制的一根支柱。從抗戰開始,她成了玩弄權力包庇親友的高手,甚至在國民黨山窮水盡即將失敗之時,仍阻止蔣經國整頓經濟秩序的打虎行動,袒護外甥孔令侃的走私和投機倒把行為。正如羅斯福總統夫人評價她的那樣,“她雖然談起民主一套一套的,但其實生活中並不真正懂得民主。”事實上,宋美齡豈止不懂民主,在白宮餐桌上,羅斯福總統談到令人頭疼的礦工罷工問題,問宋美齡應該如何處置工運領袖,她很自然地舉起手,在喉嚨上一劃。
1950年后,宋美齡隨敗退的蔣介石開始了在台灣的平靜生活,除了與美國頻繁往來,她還師從黃君璧、鄭曼青和張大千學習國畫,丹青造詣頗高。蔣介石去世后,她離台赴美,長居紐約。晚年她仍關注台灣政局,反對“台獨”。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在紐約去世,享年106歲。宋美齡始終拒絕口述歷史和撰寫回憶錄,她把所有秘密和恩怨永遠封存在自己的記憶深處,任后人評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