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蔣介石宋美齡台灣生活曝光:飲食起居各有差異

2013年12月10日08:20    來源:遼寧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蔣介石宋美齡台灣生活曝光:男愛照相女愛西餐

    近日,《蔣介石后傳》出版,書中除了首次揭露了蔣介石的34處行館外,還揭露了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最后會見,“蔣介石親自接待張學良到行館書齋,會面並以茶點款待。茶敘中,老蔣除問張學良的身體狀況,讀些什麼書、和哪些人往來,要他多讀大學與傳知錄外,還是抱怨西安事變影響太大。”

  該書全名為《蔣介石后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何謂政治地理?師永剛解釋道:“之前寫蔣介石的傳記很多,蔣介石一生都發生了什麼,大家也大致清楚。這次我們選取的是他‘62歲,敗退台灣,26年,孤島生涯’這樣一個人生段落,但怎麼能從這個離我們很遙遠的歷史人物身上找到新的描繪點,用比較有趣的方式進行表述,我們想了很久,想到他身上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每次做出重大的決定,都是發生在哪兒呢?不僅是在他的住所士林官邸,還在他的幾十處行館之中,於是就有了‘政治地理’這個概念。”

  就是說,這本傳記用文化景觀為依托來講述人物並揭秘蔣介石敗退台灣后全過程,並首度公開蔣介石台灣34處秘密行館裡的隱蔽歷史,師永剛說:“這本書中有很多之前‘未知’的內容,蔣介石下榻過的地方、他的避暑山庄都是首次揭露﹔還有蔣介石與張學良在蔣經國的安排下的最有一次見面,他們的對話﹔士林官邸中宴請時的菜單都是由宋美齡來定,蔣家基本的生活狀態,還有很多生活細節。”

  蔣宋兩夫婦起居間以洗手間相隔

  士林官邸除了在政治、歷史上的意義與價值外,也是最能呈現蔣介石、宋美齡生活風貌、人文氣息的地方,畢竟蔣家、尤其蔣宋二人,在此生活了數十年的時間,較其他行館更有家的歸屬感。

  正房一樓通常用來公家交誼使用,入門就是一幅生氣蓬勃的巨龍木雕屏風,是宋美齡從上海帶來的嫁妝,孔家致贈的禮物﹔屋內左右兩側分別是武官辦公室及起居室,過穿堂到小客廳,牆上挂著王太夫人油畫像,有兩張蔣宋固定入座的沙發﹔由於宋美齡愛看電影,因此官邸拿到新片或戲曲后,晚間常在小客廳放映,武官與侍衛都可在小客廳后方一同欣賞,英語片還會有武官翻譯。

  據說,宋美齡平常不愛聽京戲,但在收音機聽到有京戲,還會把收音機拿給老蔣聽。1967年后,蔣介石為保養眼睛,不太常看電影﹔宋美齡則可為電影廢寢忘食,並特別偏好沒有字幕的英文電影。大廳陳設相當簡單大方,沒有謠傳的金碧輝煌。由於蔣介石不喜燈光太亮,正房燈光都偏昏黃。

  官邸二樓屬於專為主人而設的居家空間,蔣宋兩夫婦起居間則以洗手間相隔。據說蔣介石有怪癖,喜歡照相卻不愛照鏡子,所以臥房與盥洗室的鏡子都會拿白布遮住。

    就寢有時差 一個21時 一個凌晨1時

  一般而言,蔣介石生活相當規律,早、中、晚,均會靜坐各三十分鐘。每天早晨六時起床,通常一起床會先用些溫開水,之后唱詩歌、做運動,禱告、靜坐,約七點多開始寫日記、看書報,然后到四周散步。

  宋美齡起得晚,蔣宋早餐各吃各的,蔣介石吃得簡單,多是油豆腐細粉、小籠包、餛飩、蝦仁土司等點心,加上木瓜等水果,不過蔣介石不喝茶也不喝咖啡,愛喝溫開水。早餐時會翻閱由秘書用紅筆圈出的報紙消息,蔣介石看的報紙和一般無異,直到年紀大了,眼力差,才由秘書讀報。

  早餐后,蔣介石車隊就由官邸出發,固定11到15分鐘內抵達總統府。晚睡的宋美齡大概早上11點起床,在床上吃早餐,總是自己化妝﹔接著會看些書報,不過宋美齡雖然看中文報紙,讀的卻多是外文書籍。

  蔣介石下午約一點左右會回官邸用餐,宋美齡會在旁作陪。飯后蔣介石會到花園散步,並踱步到魚池邊喂魚,似乎蔣介石替每條魚都命了名。接著他會睡午覺或靜坐,宋美齡則會找黃君璧和鄭曼青等國畫老師到官邸樓下客廳習畫。

  蔣介石除批閱些公文,准時九時就寢,即使看電影到一半也不例外﹔但醫官熊丸曾回憶,老蔣睡眠狀況始終不太好,甚至要靠藥物入眠。

  夜貓子的宋美齡晚餐后會找人下棋、打橋牌,孔二小姐也會不時找宋美齡聊天,宋美齡每天約凌晨一時就寢。

  蔣介石喜竹筍 吃西餐也要加一兩樣中式小菜

  官邸內餐飲則沒有外界想象的繁華。餐飲由大師傅,兩名助手及多名手下負責調理。平時很少外人能進入正房,平時官邸用餐時,也隻有蔣宋二人與孔二小姐、蕭太太一同用膳。

  老蔣三餐多在官邸用餐,下午蔣宋兩人有時也會外出兜風、散步,並用些午茶、點心﹔老蔣除了溫開水,有時也好不冰藏的可口可樂。

  因為老蔣喜吃中餐,宋美齡喜吃西餐,搭配不同口味,后來官邸也形成午餐西式,晚餐中式的慣例。官邸正房外不遠處有一菜圃,特別種有各式新鮮、無污染蔬菜。不過老蔣從不進廚房,宋美齡在蔣孝武、蔣孝勇還小時,偶爾會帶孫子到廚房作巧克力,此外,也不踏進廚房。

  官邸平常開飯,沒有客人時,多是四菜一湯。官邸席間餐點雖然精致,卻多是家常便飯,少有大魚大肉,像蔣介石喜歡竹筍、腌鹽筍等寧波小菜,吃西餐也要加醬瓜等一兩樣中式小菜﹔他面前總放著一隻小巧玲瓏的瓷缸,裡面放的是寧波人愛吃的泥螺筍﹔同時蔣介石口味清淡,不吃辣和大蒜,但對湯質很講究,官邸每餐必有雞湯和一些面。

  為養生,蔣宋食量都很小,老蔣每餐僅吃小半碗,宋美齡除了偏愛蔬菜色拉,也常叮囑廚子,菜別做太油膩,分量也不要多。(摘自《蔣介石后傳》有刪節)

分享到:
(責編:萬佳佳(實習)、鄧志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