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台灣頻道

 團價回歸正常  市場去濁存清 

赴台游團費調高少了“宰客” “個人游”乘勢而上

本報記者  王  平  吳亞明

2013年09月11日0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台北一○一大樓是陸客重要購物地點

  “大陸居民赴台游團費確定會上漲”,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姚大光9月8日在台北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大陸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旅游法》,規定不得安排游客購物,給台灣旅游市場投下一顆不小的震撼彈。

  團費回歸正常行情

  台灣導游熱情又風趣,一般不會強迫購物,不過,“購物佣金”仍然是業內公開的秘密。過去,多數台灣旅行社給大陸組團社報出低於接待成本的價格,然后帶旅客前往有關系的商店,靠抽取佣金賺回利潤。

  現在,《旅游法》要求旅行社把報價提高到成本之上,旅游團費自然水漲船高。姚大光介紹,不同省份的團費漲幅不一。他舉例說,台灣旅行社接待一個大陸游客每天成本約為60美元,針對有著不同消費習慣的旅游團,他們給大陸組團社不同的報價。比如廣東團普遍不愛購物,旅行社的報價為50美元,而對有著強勁購買力的內陸團,報價可能隻有30美元。現在,報價將統一漲到60美元成本以上,意味著廣東團的團費將漲一成,而內陸團團費漲了三四成(旅客所繳團費約為一天100美元)。

  台灣“觀光局”表示,預期未來大陸居民赴台旅游行程中,購物行程大幅減少,團費將恢復市場行情,改變以往低團費現象,將可降低業者低價競爭,提升旅游產品品質。

  從“十一”黃金周到12月是台灣旅游旺季,受團費上升影響,姚大光預計今年這期間的接團數將會下跌兩到三成。

  幫助市場去濁存清

  總體而言,在台灣被安排購物未必是不愉快的體驗。台灣對游客權益有一套成熟的保障機制,各級部門對投訴的反應也相當迅速。台北士林夜市去年傳出天價水果宰大陸客的新聞,台北市政府很快就介入,規定夜市水果必須與外面市場同價。台灣旅游業品質保障協會規定,旅行社必須帶游客去加入品質保障機制的商店購物,大陸游客在這些店消費,30天內可以無理由退貨。一名大陸游客去年6月在高雄買了價格54萬元新台幣的鑽石,回到大陸后驗出純淨度不夠,經協調后成功退貨退款。

  毋庸諱言,既然有購物佣金的存在,導游指定的購物店價格必然偏高。台灣茶葉、玉石等一些比較難以鑒別的商品,也存在魚目混珠的情況。去年,大陸游客來台購物投訴案例共70件,比前年的39件增加約八成,其中近九成為珠寶或玉石消費。

  姚大光認為,長遠地看,《旅游法》將讓台灣旅游市場變得更規范,“體質差,靠低價吸引人的旅行社將會關門,接待能力好、體質健全的旅行社活下來,去濁存清,對市場是好事。”

  “個人游”乘勢而上

  購物本來是旅行的樂趣之一,禁止安排購物會不會因噎廢食呢?姚大光介紹,免稅店和大商場並不在禁止之列,同時《旅游法》也規定,隻要旅客一致同意,導游仍可安排購物。一些台灣旅行社已給“十一”開出了兩份報價,一份是包含購物行程的,價格較低﹔另一份則是價高的無購物行程,供旅客自行選擇。

  姚大光也擔心,禁止安排購物可能會衍生出新的問題。參加旅游團的旅客,多數旅游能力較弱,或是年紀比較大,如果他們想買台灣特色商品,隻有趁晚飯后的自由時間,仍請導游帶路,導游私下帶去的店,就不一定有品質保障。“其實購物不是原罪,管理才是問題所在。”

  其實,大陸旅客必經的台北市兩個機場,免稅店內都有金門高粱、鳳梨酥等台灣名產,價格相對比較公道,游客如果沒有特別的購買需求,大可不必舍近求遠。

  旅游團費提高可能會讓赴台個人游變得更受歡迎。8月底,大陸開放赴台個人游的城市增長到了26個。個人游成本目前仍遠高於團體游,但姚大光認為,隨著旅游市場的成熟,個人游所佔比例會越來越高。台灣旅游觀光部門目前規定,每天大陸游客個人游來台人數上限為2000人,姚大光說:“我們正在推動觀光局趕緊修改,改為4000人。” 

分享到:
(責編:劉潔妍、鄧志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